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何解?
题目详情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何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①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②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③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④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⑤
注释:
①书:文字。言:言语。意:心意。情伪;真情虚伪。阳为清,阴为伪,阴阳变化,而情伪在其中。变而通之:变化三百八十四爻使之交通。鼓之舞之:就蓍占而言,鼓为动,舞为起行。
②緼:藏。此指渊源。成列:分布,此指乾坤各三爻而成体,阴阳分布。毁:毁弃。息:止。此是说明乾坤为阴阳之宗,变化所出。易无体,以乾坤见之,六十四卦由乾坤所生,乾坤毁,卦爻灭,易即不存在。
③形而上:指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外、无形而不可见的、抽象的事物。形而下:指没有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内:有形可见的具体的事物。化而裁之:阴阳转化而裁成事物。化,阴阳转化。裁,裁成。推而行之:阴阳推移,行施不穷。举:用,推。《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淮南子·主术》:“无小而不举”均是此义。错,通措,当训为置于、施加。
④此节与前八章重复,注详见八章。
⑤存:依存,依赖。卦:卦象。辞:爻辞。变:爻变。神而明之:神妙莫测而能明示。德行:品德行为。
今译:
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转化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阴阳)推移运动的,依存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①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②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③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④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⑤
注释:
①书:文字。言:言语。意:心意。情伪;真情虚伪。阳为清,阴为伪,阴阳变化,而情伪在其中。变而通之:变化三百八十四爻使之交通。鼓之舞之:就蓍占而言,鼓为动,舞为起行。
②緼:藏。此指渊源。成列:分布,此指乾坤各三爻而成体,阴阳分布。毁:毁弃。息:止。此是说明乾坤为阴阳之宗,变化所出。易无体,以乾坤见之,六十四卦由乾坤所生,乾坤毁,卦爻灭,易即不存在。
③形而上:指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外、无形而不可见的、抽象的事物。形而下:指没有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内:有形可见的具体的事物。化而裁之:阴阳转化而裁成事物。化,阴阳转化。裁,裁成。推而行之:阴阳推移,行施不穷。举:用,推。《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淮南子·主术》:“无小而不举”均是此义。错,通措,当训为置于、施加。
④此节与前八章重复,注详见八章。
⑤存:依存,依赖。卦:卦象。辞:爻辞。变:爻变。神而明之:神妙莫测而能明示。德行:品德行为。
今译:
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转化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阴阳)推移运动的,依存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看了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二物理——关于变压器书中讲到,原线圈中的电流是由副线圈中的电流决定的,即当副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 2020-05-16 …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 2020-06-09 …
能因敌之变化者,谓之神,后一句是什么! 2020-06-30 …
能因敌之变化者,谓之神,后一句是什么! 2020-07-08 …
圆柱体的高是40cm,地面半径r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体的体积V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不正确的 2020-07-25 …
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cm,当圆柱的高h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V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 2020-07-25 …
△ABC的底边BC=8cm,当BC边上的高线从小到大变化时,△ABC的面积也随之变化.(1)在这个 2020-08-01 …
如图所示,一个四棱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它的高变化时,校柱的体积的也随之变化,①在 2020-08-01 …
有一边长为xcm的正方形,若边长变化,则其面积也随之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 2020-08-01 …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那么这个磁场也是变化的嘛?反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场是变化的嘛?确实是可以?是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