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孔子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详情
孔子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第十》,原文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原文可归纳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翻译成白话为“斋祭时用的食品不能象寻常饮食那样,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参加斋祭的人要离开家居之所居宿到斋室中.现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完整的米来烧,脍要切割得尽可能细些,饭伤了热湿、甚至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色泽异样了不能吃,气味不正常了不能吃,食物烹饪得夹生了或过熟了均不应当吃;不是进餐得正常时间不可以吃;羊猪等牲肉割得不符祭礼或分配得不合尊卑身份,不应当吃;没有配置应有的酱物,不吃;肉虽多,也不应进食过量,仍以饭食为主;酒可以不划为一限量,但也要把握住不失礼度的原则;仅酿一夜的酒,市场上卖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食用(虑其不醇正精洁);姜虽属斋祭进食时可以食用的辛而不荤之物,也不可吃得太多;助祭分得的肉,应不留神惠当天班赐;祭肉不能超过三天,过了三天就不能在吃了.
  孔子的八字主张,是他就当时祭祀的一般原则而发的,因此只能放到他关于祭祀食物要求和祭祀饮食规矩的意见中去了解.孔子主张祭祀之食,一要“洁”,二要“美”(视祭祀者条件而定),祭祀之心要“诚”,有了洁和诚,才符合祭义的“敬”字.
  “精”“细”二字,要放到孔子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条件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精者,善米也”孔子主张的“精”是鉴于一般人常食粗砺的脱粟,主张祭祀应选用好于砺米的米.“脍”是肉类切后生食的,为使生肉尽可能除腥味,就必须切的薄些,细些,味道才能更可口,也便于咀嚼和消化.
  孔子的论述,正体现了他主张恪守祭礼食规以示敬、慎洁、卫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学的进食原则.
看了 孔子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性爱是人的天性与本能的行为,为什么成为不健康的东西性 被定义为邪恶的东西,扫黄,青少年什么的都不能  2020-05-16 …

论语,孔子说此话之意加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2020-05-16 …

求 弄潮儿 单行本 衍生品 纵横捭ge 少不更事 波诡云谲 连篇累牍 如法炮制 闭目塞听 称心遂愿  2020-05-17 …

模锻可以锻造复杂零件吗?如零件侧面有孔,是不是就做不了?还有同个零件模锻模具和铸造模具费哪个成高另  2020-05-17 …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续焚书  2020-06-17 …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问题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  2020-06-19 …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代学者认为:不患不均而患不公;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  2020-07-15 …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从孔子所忧虑孔子在  2020-12-30 …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理解.完整的句子应该是:  2021-01-12 …

英语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治而不揾,不亦君子乎?”子曰:“温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