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请你举出这样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在班上交流。

题目详情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请你举出这样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在班上交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正面例子:

  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特别是贞观十一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在这篇奏疏中,他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治国之道,要求唐太宗牢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使人民怨恨的事不可做,可怕的是众人;国君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魏征这些话没有胆量是讲不出来的。唐太宗毕竟是一代明君,对于魏征所言,他多能采纳,这有助于“贞观之治”。魏征去世,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从以上的记载来看,可见唐太宗对魏征的信任。

  再如《左传》所载,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正确意见,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

  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尤难的反面事例:

  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

  春秋时吴国的大臣伍子胥,他劝吴王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绝后患,吴王不听,他坚决同吴王争论,最后被迫自杀。

  战国时楚国的杰出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早年曾受到楚怀王的信任,担任过左徒等官职。因主张革新政治,联齐抗秦,遭到朝中亲秦派的陷害,怀王“怒而疏屈平”,“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一生两次遭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自沉。

  西周厉王,暴虐无道,残酷地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他的大臣召公劝谏周厉王说,为政必须注意老百姓的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

看了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