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 材料三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四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周恩来外交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合理性。 (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思想,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美国扶蒋反共;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任答2点即可) (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出兵朝鲜,继而侵略中国。原因: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中朝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推动亚非会议顺利进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开创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任答2点即可) (4)“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中美关系改善。 (5)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重视国家利益;强调和平与发展。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能力。第一问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即可;第二问近代甲午战争日本侵略朝鲜,但要进一步侵略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主要从中国和朝鲜方面分析;第三问抓住亚非会议,周恩来阐述的外交政策,积极影响从对亚非会议以及以后的深远影响分析;第四问从材料概括先是人民往来,用人民往来影响政府,中日关系的改善是受中美关系的影响。最后一问,纵观新中国的外交从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到与美国日本等国改善关系,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从中归纳。 |
看了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孙殡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 2020-07-29 …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文物和哪个 2020-11-05 …
图一图二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 2020-11-27 …
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0-11-28 …
材料一[图片上的历史]图一、图二材料二坐标里的历史图三(1)图一史实揭开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序幕;图 2020-12-05 …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部分.如题材料一:(对于马列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 2020-12-24 …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参照材料一 2020-12-25 …
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列举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2020-12-28 …
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某校九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 2021-01-11 …
历史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