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题目详情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解 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 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我卖的盾牌,最牢最牢,再坚固没有了.不管对方使的长矛怎样锋利,也别想刺透我的盾牌!”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我做的长矛,最快最快,再锋利没有了.不管对方抵挡的盾牌怎样坚固,我的长矛一刺就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问道:“如果用你做的长矛来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还是刺不透呢?”楚国商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提示]
说话、写文章,如果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竟有两种相反的说法,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象楚国商人一样经不住驳同.这则寓言故事已经深入人心,“自相矛盾”也已成为人们常用的词语.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伺如?”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
[注释]
①鬻(yù)——卖.
②誉——赞美.
③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④或曰——有的人说.
示 例 毛泽东《论持久战》:“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在后,不是~
近义词 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 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灯 谜 类;开封;尺短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