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题目详情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


试题分析:首先肯定是不矛盾的。这两句话的关系是说与做的关系。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孔子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这说明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说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点评: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看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何加给句子标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不可当之无愧不敢当仁不让枣推梨花带雨过天晴天霹雳  2020-06-21 …

求古文解释.礼者人之规范,守礼所以立身也.安礼而和乐,斯所盛德矣.德立则百善从之.公只是仁之理,不  2020-07-04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2020-07-16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2020-07-16 …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020-07-28 …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020-07-28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  2020-11-03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  2021-01-06 …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以其无以易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