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张载名句的理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世开太平.”这段话反映的理学的主要目的是
题目详情
张载名句的理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世开太平.”这段话反映的理学的主要目的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世开太平.”这段话反映的理学的主要目的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但这四句话并不好讲.今特稍作解释,或者於青年学子不无助益.
(1)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天地生生不息,生化万物,是即天地的心意.所以程明道说:「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并非有意生出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是「无心」而「成化」.无心而有心(以生物为心),这是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
(2) 为生民立命:命有理命与气命两个层面,这两层的命都不可伤害,不可弃废,必须有以安立.儒家圣贤开显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为了生民.有了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却能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的设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护持生命,贞定活路,这就是「为生民立命」了.
(3) 为往圣继绝学: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而魏晋,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间,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无论生命之光,或哲学之慧,都开显不出来.尤其唐末五代之时,华族的文化生命萎缩堕落极矣.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师表,所谓「学绝道丧」,实未过甚其辞.到理学家出来,才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於世.思想的领导权即已从佛教手里拿回来,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显立.这一步「为往圣继绝学」的功绩,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可惜满清以来,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诟诋理学,这诚是学术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4) 为万世开太平:儒家以「内圣为本质,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开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时,而是为千年万世开太平.「太平」二字与「太和」一样,乃是儒家学术中最渊懿庄穆的观念.不过,儒家虽然具有开万世太平的宏愿,也能在「道」的层次上讲论天下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体制上则只成就了「治道」,而未能开出「政道」.如今民主政治的体制,却正是政治层面上的太平轨道,再加上科学,就更可满足「开物成务」、「利用厚生」的要求.以民主科学配合儒家的礼乐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
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但这四句话并不好讲.今特稍作解释,或者於青年学子不无助益.
(1)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天地生生不息,生化万物,是即天地的心意.所以程明道说:「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并非有意生出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是「无心」而「成化」.无心而有心(以生物为心),这是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
(2) 为生民立命:命有理命与气命两个层面,这两层的命都不可伤害,不可弃废,必须有以安立.儒家圣贤开显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为了生民.有了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却能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的设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护持生命,贞定活路,这就是「为生民立命」了.
(3) 为往圣继绝学: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而魏晋,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间,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无论生命之光,或哲学之慧,都开显不出来.尤其唐末五代之时,华族的文化生命萎缩堕落极矣.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师表,所谓「学绝道丧」,实未过甚其辞.到理学家出来,才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於世.思想的领导权即已从佛教手里拿回来,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显立.这一步「为往圣继绝学」的功绩,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可惜满清以来,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诟诋理学,这诚是学术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4) 为万世开太平:儒家以「内圣为本质,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开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时,而是为千年万世开太平.「太平」二字与「太和」一样,乃是儒家学术中最渊懿庄穆的观念.不过,儒家虽然具有开万世太平的宏愿,也能在「道」的层次上讲论天下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体制上则只成就了「治道」,而未能开出「政道」.如今民主政治的体制,却正是政治层面上的太平轨道,再加上科学,就更可满足「开物成务」、「利用厚生」的要求.以民主科学配合儒家的礼乐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
看了 张载名句的理解“为天地立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翻译文言文一段,谢谢有情于为离﹑旷而弗能也﹐然离﹑旷以无情而聪明矣﹔有情于为贤圣而弗能也﹐然贤圣 2020-05-15 …
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 )的主张。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2020-05-17 …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的意思 2020-06-04 …
历史上的圣人有谁诗圣是谁,酒圣是谁,书圣是谁,游圣是谁,史圣是谁,文圣是谁,武圣是谁,兵圣是谁,谋 2020-06-08 …
酒圣,文圣,史圣,诗圣,医圣,武圣,书圣,草(草书)圣,画圣,茶圣都分别是谁啊?怎么答案有些不同? 2020-07-26 …
写出我国古代的圣人至圣()亚圣()诗圣()词圣()书圣()药圣()茶圣()医圣() 2020-07-26 …
有关映射下列各题中的对应法则是不是给出了实数集R到自身的一个映射?1、f:xx+12、g:x2x3 2020-08-0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维,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五绝《鸟鸣涧》、 2020-11-11 …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 2020-12-06 …
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