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

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对于贤才不能采用召见之礼。

B如果有事情商量,应屈尊亲自去拜访请教。

C君主要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否则就不足和他有所作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 D 解析:
【小题】“然后做了他的臣子”错,应是“然后以他为臣”。) [译文]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 人们越是津津乐道于“三顾茅庐”的故 事,就越是说明现实中缺乏这,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作 风。事实上,孔、孟的思想永远都给我们以理想主义的感觉,他 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使 人感到有很多理想的成分。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理想的成分 吧,才使他们的理论历久而常新,给人以启迪而不过时,这已经是题外的话了。    回到用人和被用的问题上来,既然当政者多半“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既然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是如此困难,如此 难遇,作为被用的人,有一点“不可召”的清高和骨气,不也是 应该的吗?正如曾子所说:你有你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我又 输与你什么呢? 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认为孟子“不能造朝”是故作姿态, 是迂腐,而应该肯定他的清高和骨气。不然的话,“亚圣”之名从 何得来呢?
看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无为而为.无不为而为之是什么意思.?无为是制没什么作为.无不为,是必须为之.始终无为之为  2020-03-31 …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求翻译,  2020-04-06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让我们懂得了什么?50以内,作为《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  2020-04-08 …

有一道语文题:从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知其可为而不为之。墨家:知其可为而为之。三句话讨论三  2020-06-11 …

"既成约而为纳币也"出自那个文言文?怎样划分正确?A既成/约而为纳币也B既成约/而为纳币也C既成约  2020-06-21 …

《史记·殷本纪》载:商朝的相,权力很大。伊尹是开国功臣。在汤灭夏桀和奠定政制中,他起了很大作用。汤  2020-07-03 …

凡之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凡之知,人之性  2020-07-08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让我们懂得了什么?50以内,作为《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  2020-11-08 …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概括材料反映的观�  2020-12-03 …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注为:“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