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春夕酒醒皮日休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注:①皮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 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 一枝寒泪作珊瑚。
注:①皮日休:晚唐诗人,半生坎坷。本诗为其中年所作。②酃醁( l í n ɡ l ù):美酒名。
13 .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 5 分)
14 .三四句运用的哪些手法,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 6 分)
13. 以歌姬舞醉,美酒盈尊渲染了宴会之乐。反衬下文酒醒观烛的凄凉。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14. 手法:比喻和拟人(情景交融也可)。将残烛比作珊瑚,生动形象,绮美多姿;“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红烛消融的一刻,似流着伤心之泪,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坎坷的身世,平添一分酸楚与凄凉。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解析】
13.
【试题分析】“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诗从“四弦才罢”、蛮奴醉倒落笔,不正面描写宴会场面,但宴会气氛的热烈,歌伎奏乐的和谐悦耳,朋友们举杯痛饮的欢乐,诗人一醉方休的豪兴,无不透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来,给人以想象酒宴盛况的余地。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比正面直述既经济而又含蓄有力。“蛮奴”上着一“醉”字,煞是妙极:既刻画了诗人畅饮至醉的情怀,又表明酒质实在醇美,具有一股诱人至醉的力量;这“醉”字还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蒙眬的环境、气氛。当诗人一觉醒来,“翠炉”的酒气仍然扑鼻,“馀香”诱人。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酃醁质量高、香味历时不散的特点,而且点出了诗人嗜酒的癖性。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结下不解之缘。这里,诗人虽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愁。手法可谓极尽含蓄、曲折之能事。通过写诗人酒醒后刹那间的观感,来咏史怀古,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情绪,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考点定位】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
【试题分析】“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诗的后两句,写酒醒所见景象:“短”字,绘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一枝”,点明红蜡处境孤独;“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这时作者已进入中年,壮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这一枝短残了的红蜡。
【考点定位】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 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1924年,中国工人运动由低潮转向高涨的信号是( )A.广州沙面工人罢工B.青岛纱厂工人罢工 2020-06-05 …
一个3升酒杯一个5升酒杯向里面倒酒可以倒掉如何才能留下4升 2020-06-15 …
盗不劫幸秀才酒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①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②,有一官人舣 2020-06-20 …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这句话怎么理解?如题. 2020-06-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酒婆冯骥才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酒婆[注]冯骥才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酒婆冯骥才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酒婆冯骥才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 2020-07-05 …
盗不劫幸秀才酒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①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②,有一官人舣 2020-07-12 …
求和下面诗句表达差不多意思的诗、词.酒罢无心问花柳,刀光剑影快恩仇,何当抛却人间事,山自含羞水自流 2020-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