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注释】①踊:yī,通“一”。偾:fèn,偾事,坏事。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6)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何以理天下乎?
②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7)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甲】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注释】①踊:yī,通“一”。偾:fèn,偾事,坏事。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
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 | 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 |
C.一国兴仁(兴起) | D.踊人贪戾(暴戾)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 B.由是搏击豪强 |
C.生财有大道 | 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
A.威不能行/一令乎 | B.以/宣尝为二千石 |
C.则/财恒足矣 | D.仁者/以财发身 |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6)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何以理天下乎?
②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7)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B项错,“谢”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指认错,道歉.
(2)本题是选择题,结合题意可知,这是要求选择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A.“特征”古义指特意征召,是两个词;今义指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B.“搏击”古义指打击;今义指搏斗.C“生财”都是“发财”的意思.D“疾”古义指快;今义指疾病.故选C.
(3)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掌握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预感和句子结构来断句即可.A项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所以正确的断句为:威不能/行一令乎.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的要点,找到相应的内容,判断即可.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不是“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故选D.
(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根据各个选项的要点,判断即可.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不是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是说明国君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故选C.
(6)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何以”“理”的意思;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生”“食”的意思.
(7)首先要理解天子和白衣的含义.然后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写出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应该不同等.
答案:
(1)B
(2)C
(3)A
(4)D
(5)C
(6)①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②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
(7)①“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 ②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译文: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乙: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提倡谦让,整个国家都会推崇谦让.(统治者)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毁坏整个事情,一个人安定整个国家.生财之道是,生产的人多而消费的人少;做事情的人积极而使用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一直会很充足.仁义的人用财富帮助人们提高健康,不懂仁义的人是用伤损他人的身体来求得财富.
(2)本题是选择题,结合题意可知,这是要求选择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A.“特征”古义指特意征召,是两个词;今义指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B.“搏击”古义指打击;今义指搏斗.C“生财”都是“发财”的意思.D“疾”古义指快;今义指疾病.故选C.
(3)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掌握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预感和句子结构来断句即可.A项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所以正确的断句为:威不能/行一令乎.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的要点,找到相应的内容,判断即可.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不是“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故选D.
(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根据各个选项的要点,判断即可.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不是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是说明国君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故选C.
(6)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何以”“理”的意思;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生”“食”的意思.
(7)首先要理解天子和白衣的含义.然后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写出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应该不同等.
答案:
(1)B
(2)C
(3)A
(4)D
(5)C
(6)①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②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
(7)①“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 ②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译文: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乙: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提倡谦让,整个国家都会推崇谦让.(统治者)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毁坏整个事情,一个人安定整个国家.生财之道是,生产的人多而消费的人少;做事情的人积极而使用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一直会很充足.仁义的人用财富帮助人们提高健康,不懂仁义的人是用伤损他人的身体来求得财富.
看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交通部门征收公路养路费的行为属于:A.行政征用B.行政征收C.行政征调D.行政命令 2020-05-31 …
我国首部《征信业管理条例》于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 2020-06-16 …
小平随旅行社到日本旅游,他带了人民币4000元到银行兑换日元,小平换了多少日元?(按100日元兑 2020-06-28 …
谁会这道题: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B、开辟 2020-07-06 …
怎么写珍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征文(500—1000字)怎么写珍爱生命,平安出行的征文,要500— 2020-11-02 …
我国首部《征信业管理条例》于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征 2020-11-28 …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八颗行星中,B表示,D表示.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行星.(2 2020-12-14 …
2014年8月15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不动产登记成熟时便是房产税开征日。财 2020-12-18 …
太平天国为巩固天京大本营而进行西征,下列属于西征军事行动之一的是()A.湖口战役,大败湘军B.夺取扬 2020-12-29 …
(2007•资阳)2006年11月11日,资阳电视台曾报导“环华英雄”黄仁义(音)骑自行车征服川藏公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