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选择一首诗,分别从内容和表达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
题目详情
选择一首诗,分别从内容和表达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看了 选择一首诗,分别从内容和表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和孤的意思 2020-05-17 …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 2020-06-09 …
英语翻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 2020-06-15 …
英语翻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 2020-06-15 …
五言律拗救三拗四救的规则里,一般都是第三字仄拗,第四字平救,但有没有第三字平拗,第四字仄救的呢?另 2020-06-17 …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④辟阳侯之囚 2020-07-02 …
英语翻译将你赐予我!在我孤独迷茫的时刻,你的突然降临,让我感到受宠若惊!始终坚信,你是上苍赐予我的 2020-07-08 …
古代汉语中,近体诗诗律的变化格式,有一种错误叫“犯孤平”.什么是犯孤平?有哪些形式? 2020-11-27 …
1.三国演义中“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指的是(),从他的生平遭遇可以得到的启示:().2.三国演义 2020-12-07 …
CO+H2O(g)可逆CO2+H2+Q的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欲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02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