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意思,

题目详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首诗见于《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先生为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1)挈(qi è怯):带领.将:携带.鬓(b ìn摈):脸旁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丝:蚕丝,蚕丝是白色的,此处借指白头发.
(2)依稀:仿佛.
(3)大王:这里指1929-1930年间参与军阀混战的各地军阀.
(4)吟(y ín银):念,唱.
(5)缁(z ī资):黑色
已经习惯了春天乍暖还寒的寂静长夜,妻子(指许广平)的鬓角已经沾染上白色的发丝.梦中隐约看到慈母的泪水.全国上下一片混乱,被各地的军阀割据占领.含悲忍痛看着志同道合的朋友死去.愤怒(使我)想去寻觅刀丛上(开放)的诗(的花朵).吟诵之后低下头却无法付诸与纸笔之上,(唯有)月色如水般照映着清冷的黑衣.
整首诗表面说的是母亲的年老和春夜的悲伤,更是为悲悼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作家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