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什么意义?
题目详情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什么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参孔子家训) 追问:人之所以不能忘者,已也!谁的话?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参孔子家训) 追问:人之所以不能忘者,已也!谁的话?
看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国情为依据,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 2020-05-13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反对封建神学迷信,追求个性解放,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人们的知 2020-06-28 …
文言文阅读江湛,字徽渊,济阳考城人,湘州刺史夷子也。居丧以孝闻。爱好文义,喜弹棋鼓琴,兼明算术。初 2020-07-14 …
古代东西方都注重人文主义,但二者差别极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 2020-12-02 …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A.长篇小说体裁的世界文学名著B.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文学剧本C.短篇小说体裁 2020-12-04 …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A.长篇小说体裁的世界文学名著B.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文学剧本C.短篇小说 2020-12-04 …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 2020-12-25 …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 2020-12-25 …
启蒙运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得救 2020-12-30 …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