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文《大学》中的明明德是什么意思.本是什么意思.末是什么意思.终是什么意思.始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古文《大学》中的明明德是什么意思.本是什么意思.末是什么意思.终是什么意思.始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大学之道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看了 古文《大学》中的明明德是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中记叙文今年刚进高一,初中时写作基本上没有特别下意思的去注意作文的文体要求,半期考要考记叙文。老 2020-05-13 …
文言文《强记之法》录讫朗诵十余遍中的讫是什么意思?一字不通中的通意思是?每见务为泛滥者中的泛滥意思 2020-05-17 …
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6分)译文:____________ 2020-05-25 …
bulkwater我想知道的是具体意思,比如一个溶液中的bulkwater是什么?是溶液本身还是谁 2020-06-04 …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中"晏起"是什么意思那"读书以不训诂为本"中的训诂又是什么意思啊 2020-06-10 …
三字经选段中的字词解释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 2020-06-10 …
《几何原本》中这三天公理是什么意思呀?求详细解析。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2.等量加等量,其和《几 2020-06-14 …
标题“鸟中诸葛”是什么意思?这个标题好在那里?2.本文写乌鸦聪明机灵的特征,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的标 2020-06-14 …
汉语大败对手和大胜对手为什么是一个意思?汉字比如说;中国篮球队79;57大败日本队和中国篮球队79 2020-06-19 …
求这两篇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以修身为本》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里边“本末”怎么讲?欲诚其意者 2020-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