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在什么城所见景物

题目详情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是在什么城所见景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杭州
  出自——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得相逢!
  [赏析]
  这三首词当是诗人卸苏州刺史任,回到洛阳以后所作.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这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词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自然是“能不忆江南!”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春色的客观的把握,总体的描绘,来表明“江南好”,那么第二、三首便是通过突出描绘苏、杭这两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了.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最后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
看了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三峡郦道元描写三峡春冬景色时,俯视所见的景物是什么?仰视所见的景物是什么?仰视:俯视:描写三峡秋季  2020-04-25 …

.求三篇英语作文.初中的.1).今天天气炎热,你跟你的朋友们在海滩上玩耍,看见许多人.有的在游泳,  2020-05-13 …

关于使至塞上"征.入胡天"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绘当时王维所见的景象和心情  2020-05-16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怎样的感觉呢?  2020-06-02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请问这句话是对眼前所见之景的描写吗?为什么  2020-06-21 …

阅读古诗,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描写作者  2020-07-10 …

"造化中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象."造化中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  2020-11-04 …

1.下面对《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  2020-11-28 …

语文问题关于辛弃疾《南乡子》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1上片前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2020-12-15 …

1.《舟夜书所见》写诗人夜晚在船上所见的景色是:,.2.《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3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