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洞中仅一日世上已万年"是不是成语?相近意思的成语是什么?
题目详情
"洞中仅一日世上已万年"是不是成语?相近意思的成语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梦幻 2008-06-01 00:17 检举
错了,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下面的事,不同出处我都引一下:
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梦幻 2008-06-01 00:17 检举
错了,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下面的事,不同出处我都引一下:
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看了 "洞中仅一日世上已万年"是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世纪“人被发现”指哪一历史事件?其指导思想及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 2020-03-30 …
溴单质是深红棕色,溴溶液是澄色的是么 2020-03-30 …
急(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初赛少年组)下列诗人中,又以散文著称于世的是:A王维B王之涣C韩愈D陶 2020-04-27 …
从古至今对世界是什么的主要观点有A.世界是心造的和神造的B.世界是不变的不发展的物质世界C.世界是 2020-05-13 …
英语翻译1.过一会好像要下雪(Itseemmsthat)2.我哥哥参军三年了(Since)3.今晚 2020-05-13 …
欧洲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那么18世纪、17世纪、16、15、14世纪又被称为什么世纪呢? 2020-05-16 …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世博会毋庸置疑是由小型展览会一点点进化而成的.那么世博会是由哪些小东西组成的?简单 2020-05-17 …
以“世界风筝都”而闻名于世的是( )。 A.威海B.莱芜 C.潍坊D.荷泽 2020-05-19 …
世纪是怎么计算的?千万别拷贝百度百科的内容给我,我已经读过!我只是想问,为什么有的人把19XX年称 2020-05-21 …
hisansweris后动词的是么形式? 2020-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