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认识.A、《吕氏春秋》中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B、《只有一个地球》的前言中指出

题目详情
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认识.
A、《吕氏春秋》中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B、《只有一个地球》的前言中指出:“毫无疑问,当前大多数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我们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因我们的错误认识而破坏了自然界.尽管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在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界之后仍能生存下去,但是在这样污秽的环境里,人类还能长期保持他的尊严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现在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
随处可见破坏环境的恶略行为
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这种题目怎么写都会得分的~
看了 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生活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联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认识.A、《吕氏春秋》中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2020-06-16 …

请解释此文言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出自《吕氏春秋》  2020-06-16 …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2020-06-16 …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庶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意思?翻译出意思  2020-06-16 …

《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  2020-06-21 …

5.“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是《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  2020-06-21 …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B“竭泽而渔  2020-06-22 …

山林虽大,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斧斤已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竭泽而渔,岂不获得,山林虽大,草木  2020-06-23 …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  2020-07-01 …

屠哟哟因为发现青篙素而成为第一个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篙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