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四)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云,深溪蓄翠,蛘鸣鹤唳,水响猿啼,英

题目详情

               (四)

            与顾章书吴均

      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 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云, 深溪蓄翠,蛘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 成韵。既素重⑥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 偏饶竹实⑦。山谷所资⑧,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注释]’

①仆:作者谦称。②还觅薜萝:正准备隐 居。③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 霞争高。④限:遮断。⑤幽岫:幽深的山穴。 ⑥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⑦竹实:又名竹米, 隐士所食之物。⑧资:出产。

你能试着翻译这篇文章吗?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遂宇其上:

(2) 于已办: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3. 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4. 你对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何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1) 修筑(2) 这,这里

2. 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3.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映,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4.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能够洁身向好,不同流合污’有 其积极的意义;但是,采取回避矛盾的隐居方法,毕竟有些消极。要像周敦颐笔下的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大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喜爱,岂是虚言啊?

看了 (四)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个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A.魏源《海国图  2020-06-19 …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  2020-06-25 …

求老师解答:“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  2020-07-02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个思想最早提出来是在A.魏源的《诲国图志》B.康  2020-07-02 …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  2020-11-27 …

100多年前,日本学者在翻译feudalsystem或feudalism时,借用了的“封建”一词,把  2020-12-08 …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  2020-12-1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或亚洲历史时相信西方,更具体地说,西欧社会经济历史模式  2020-12-23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A、魏源《  2020-12-30 …

“善师四夷者,能治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