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晏子对齐侯问》中晏子所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题目详情
《晏子对齐侯问》中晏子所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和而不同
晏子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职区别.君臣之间,应该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展.
晏婴在这里所发的议论,是抽象的哲理.晏婴所讨论的“和”与“同”,很典型地代表了咱们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
和与同,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它们的表现有一致性,但在实质上,它们完全不同.同,是绝对的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死寂,它也没有内在对活力和动力,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也不符合宇宙万事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性.和,却是相对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统一态、平衡态.因此,它既不是相互抵消、溶解,也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而是融合不同因素的积极方面结成和谐统一的新整体.它保留了各个因素的特点,又不让它们彼此抵消,因而是一个具有内在活 力、生命力、再生力的整体.
和的观念,既是宇宙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之一.换句话说,和的内涵,既包括了自然规律,也包括了人的理智对秩序的追求,即人为的秩序.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 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与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理事务、人№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我们还应注意到,“和”的最终旨归,是人的内心的心性平和,也就是说,“它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它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是人本的,而不是物质的.
看了 《晏子对齐侯问》中晏子所述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丽同学说:“我爸爸说在他小时侯,村边的小河里有许多鱼、虾,稻田里有不少黄鳝和泥鳅.”现在河里和稻  2020-06-23 …

小丽同学说:“我爸爸说在他小时侯,村边的小河里有许多鱼、虾,稻田里有不少黄鳝和泥鳅.”现在河里和稻  2020-06-23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  2020-06-2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初共封71国,其中姓姬的诸侯占了53个,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  2020-07-04 …

3.下列对文章内理解不正确的一4是()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2020-07-10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  2020-07-28 …

侯德榜是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  2020-11-05 …

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B.诸侯要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  2020-11-08 …

求详解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分封制的认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唯一的政治制度B、燕、鲁、齐、赵是西  2020-11-08 …

以下有关于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B被分封的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