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

题目详情
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孔子说仁
文章来源-【明慧学校】
“仁”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孔子认为,一个人是否有高尚的品德,往往体现在他的思想举止之间是否有违背“仁”的理念的地方.孔子对他最锺爱的弟子颜渊,就以“三个月都不违背‘仁’”,来给予高度的评价.
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品格,他说:“人如果不仁了,就算有礼仪又能怎样?人如果不仁了,就算知雅乐又能怎样?”仁存在於每个人的天性之中,只要有志於仁,就能够接近它:“仁离人远吗?只要我追求仁,仁就来了.”
刚正、坚毅、质朴、这些品性都接近仁.而满口好听的言辞,堆出讨好别人脸色的人,就很少能达到仁的境界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志於成就仁,就不会做坏事了.对於品德高尚的君子来说,仁就更加不可或缺了:“君子离开了仁,还怎麼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不会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危急险恶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樊迟请教仁,孔子说:“独处的时候要恭谨,做事的时候要敬业,待人的时候要尽力.哪怕到夷狄的地方去,也不可以抛弃这些原则.”
樊迟又问:“仁者不畏艰难,而不计较收获,这样可以算仁了吗?”孔子用两个字回答说:“爱人.”
颜渊请教仁,孔子说:“战胜自己的私欲,回归礼仪之道.一旦能战胜自己的私欲,回归礼仪之道,那麼天下之人都会受到感召而向‘仁’靠拢.实践‘仁’之道,完全得靠自己.”
颜渊又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礼仪则不看,不合礼仪则不听、不合礼仪则不说、不合礼仪则不做.”
仲弓请教仁,孔子说:“出门就像去见重要的宾客,做官就像主持重大的祭典.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国家之内没有怨言,家庭之中也没有怨言.”
司马牛请教仁,孔子说:“仁者,说话慎重,替人留下馀地.”
子张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践五种美德,就是仁了.这五种美德是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惠爱.”
子贡问实践仁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整治好他的工具.居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那裏德才兼备的大夫,结交有志於仁的士人.”
子贡又问:“如果有个人,能够广泛的施恩於百姓,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怎麼样?可以算是仁吗?”
孔子说:“这何止於仁呢?恐怕只有圣人能做到!尧、舜在这方面都还觉的自己做的不够呢!仁者,自己想要有修养,就也要帮助别人提高修养;自己想要成功,就也要帮助别人获得成功.从自己的身上发现待人的道理,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啊.”
看了 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