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曾不事农桑和曾不吝情去留和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曾不‘的读音和区别是什么
题目详情
曾不事农桑和曾不吝情去留和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曾不‘的读音和区别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曾”有两个读音,可作实词,也可以做虚词使用.作为时间副词表示“曾经”,读zēng ;作为情态副词,有增强否定语气的作用,读zēng
1、曾不事农桑.曾:时间副词.(céng)曾不;合起来解释为“从未”.这是白居易《割刈麦》中的诗句.意思要结合下一句一起翻译:“现在我有什么功德呢,从不曾干过庄稼活,而官俸却有三百石,到年终了还有剩余的粮食.想到这一点我内心自己也觉得惭愧”.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曾不吝情去留中.曾:情态副词.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是增强否定语气(作为情态副词,有增强否定语气的作用,读zēng).补充上文并译如下: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来喝酒就)希望一定要喝醉.已经喝醉了就走,一点也不吝惜地离去.“去留”是偏义复词,偏指“去”(离开).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都读“曾经”的“曾”.用作加强语气,解释都一样,"连……都……”或“竟”、“竟然”.
1、曾不事农桑.曾:时间副词.(céng)曾不;合起来解释为“从未”.这是白居易《割刈麦》中的诗句.意思要结合下一句一起翻译:“现在我有什么功德呢,从不曾干过庄稼活,而官俸却有三百石,到年终了还有剩余的粮食.想到这一点我内心自己也觉得惭愧”.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曾不吝情去留中.曾:情态副词.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是增强否定语气(作为情态副词,有增强否定语气的作用,读zēng).补充上文并译如下: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来喝酒就)希望一定要喝醉.已经喝醉了就走,一点也不吝惜地离去.“去留”是偏义复词,偏指“去”(离开).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都读“曾经”的“曾”.用作加强语气,解释都一样,"连……都……”或“竟”、“竟然”.
看了 曾不事农桑和曾不吝情去留和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A 2020-06-16 …
父母,2001年,60多岁了,户口迁来跟我,能争取到农村分红吗?原因是什么?曾参考:根据目前的情况, 2020-11-04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2020-11-13 …
我一直不知道和外国人聊天时,“曾经”怎么说...我经常和外国人聊天,但总是不知道怎样说"曾经",例如 2020-11-25 …
河南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了《西平和平社大卫星飞上天,丰产亩小麦亩产七千三》一书,下面对该书中的农业生产情 2020-11-25 …
17.1920—1921年,列宁接见了大批来自各地的上访农民,如1921年4月13日曾接见过一个乌克 2020-12-03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 2021-01-13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2021-01-13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年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政革和农业 2021-01-13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副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A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