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於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这段反映了说明哲理

题目详情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於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
这段反映了说明哲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句话出自明代全才王阳明,在现在保守死板的课本里或许你会被课本告知,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不可取,是一种感知到的才是存在的思想,将感知与存在等同起来了.但是要真正知道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远非表面的肤浅释义所能诠释的,虽然我的理解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但大抵是如此的,意思是说,花的存在,在我还没有见过时它在我心之外,是因为我不曾知道她,她也不曾邂逅我,但当我看到了她,知道了她的存在,于是她便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开始关心她的花开花落,关心她是否安好.也就是说花是作为“我”的对象而存在时,对我来说才有意义,“我”就是主体,“花”是客体,离开了主体的客体,对我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