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
题目详情
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 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 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 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 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 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A. 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 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 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 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恒星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有
G
=m(
)2r=m
①
解得:M=
,v=
同理,太阳质量为:M′=
,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Mm Mm Mmr2 r2 r22=m(
)2r=m
①
解得:M=
,v=
同理,太阳质量为:M′=
,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2π 2π 2πT T T)22r=m
①
解得:M=
,v=
同理,太阳质量为:M′=
,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v2 v2 v22r r r ①
解得:M=
,v=
同理,太阳质量为:M′=
,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4π2r3 4π2r3 4π2r32r33GT2 GT2 GT22,v=
同理,太阳质量为:M′=
,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GM GM GMr r r
同理,太阳质量为:M′=
,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4π2r′3 4π2r′3 4π2r′32r′33GT′2 GT′2 GT′22,v′=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GM′ GM′ GM′r′ r′ r′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G
Mm |
r2 |
2π |
T |
v2 |
r |
解得:M=
4π2r3 |
GT2 |
|
同理,太阳质量为:M′=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Mm |
r2 |
2π |
T |
v2 |
r |
解得:M=
4π2r3 |
GT2 |
|
同理,太阳质量为:M′=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2π |
T |
v2 |
r |
解得:M=
4π2r3 |
GT2 |
|
同理,太阳质量为:M′=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v2 |
r |
解得:M=
4π2r3 |
GT2 |
|
同理,太阳质量为:M′=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4π2r3 |
GT2 |
|
同理,太阳质量为:M′=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
GM |
r |
GM |
r |
GM |
r |
同理,太阳质量为:M′=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4π2r′3 |
GT′2 |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
GM′ |
r′ |
GM′ |
r′ |
GM′ |
r′ |
A、由于该行星的周期为1200年,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则有:T:T′=1200:1;题中有:r:r′=100:1,故可以求得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故A错误;
B、由于恒星与太阳的体积均不知,故无法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故B错误;
C、由于①式中,行星质量可以约去,故无法求得行星质量,也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能求出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已知r:r′=100:1,所以可求出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看了 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一必修一的一道关于显微镜的选择题将十倍的物镜转换成40倍的物镜后,下列哪项与观察到的实际现象不相 2020-04-26 …
高一必修一的一道关于显微镜的选择题将十倍的物镜转换成40倍的物镜后,下列哪项与观察到的实际现象不相 2020-04-26 …
某一台显微镜放大倍数是400倍,目镜放大的倍数是40倍,那么,物镜放大倍数是()A.20倍B.10 2020-05-13 …
显微镜的目镜是15×,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5倍B、40倍C、55倍D、600 2020-05-13 …
某一台显微镜放大倍数是400倍,目镜放大的倍数是40倍,那么,物镜放大倍数是()A.20倍B.10 2020-05-13 …
某同学用5倍的目镜与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到了一只清晰的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5倍B 2020-05-13 …
小明同学忽然想看看一小块洋葱表皮上有多少个细胞,那么他该选用那一台显微镜()A.目镜20倍,物镜4 2020-05-13 …
木星要多少倍看得到光环望远镜焦距是600,要多少倍的目镜才能看到木星光环? 2020-05-20 …
自制望远镜的知识?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焦距越短.望远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也越短?我有一个放大镜直径 2020-06-06 …
什么是高倍物镜低倍物镜,学校的显微镜是有两个物镜,是不是高倍的是长的,低倍的是短的?什么是高倍物镜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