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持行以为固者,尤不可长.'出自???

题目详情
"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持行以为固者,尤不可长.' 出自???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苏 轼
墨妙亭记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
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
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
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
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
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
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
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
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
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
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于此托于彼,是久
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
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
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
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
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看了 "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持行以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临政行事之际,把捉摸拟,强之归于道,固亦卒有所未能,然造次颠沛必于是.这句话出《王守仁全集——静  2020-05-13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歙”这个字究竟读[xī]还是四声,我手  2020-05-14 …

为什么“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是摘自  2020-06-19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⑴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⑶安能  2020-06-21 …

选出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秋毫不敢有所近④籍吏民,封  2020-07-03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北虽貌敬,实则愤怒A.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  2020-07-28 …

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B及凯旋而纳之凯旋:胜利归来  2020-12-08 …

对“本”的解释不正确的,A成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源基本B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原先本来  2020-12-08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活用方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北虽貌敬,实则愤怒②众不能堪,抶而扑之③不能容于远  2020-12-14 …

选出与例句中加粗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①例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B.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