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阻碍其发展的原因
题目详情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阻碍其发展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国疆土辽阔,地貌复杂,民族众多.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通常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块.其中西部地区包括了10个省区市,总面积约541.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6.4%,人口2.7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仅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就达33.7万亿元.
早在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就西部开发的意义指出:“开发西部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基本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成因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明显加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198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2.17:30.30:17.53,而到“八五”期末的1995年,比例为59.00:26.50:14.50.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提高了6.8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3.80和3.0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差距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20%、50%和30%.其中,东部沿海地区非农业产值已占到农村社会总值的80%左右,农业产值仅占20%.而西部地区非农业产值则仅占20%,农业产值却占了80%.这种经济结构的差距,导致东部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效益较高、风险较小的第二、三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70%—80%则来源于效益较低、风险较大的第一产业.
3、综合性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
东西部地区的总体差距是多方面的,反映在综合性社会发展水平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东部大多数省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的位次在前移,而西部大多数省区的位次在后移.
(2)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看人口素质方面,大学程度人口指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的北京,最低的是西藏(0.66%)和贵州(0.89%).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人口指标,最高的为青海省32.55%,其次为甘肃36.73%.最低的是北京市10.74%.可见,由于人口素质的问题,西部地区实现小康困难重重.
(3)从反映生活质量指标之一的每百人电话拥有量看,东部为2.6部,西部仅为0.02部.
从以上几个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结构和生活质量也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造成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四个主要原因
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既有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本身方面的原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东西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上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逐渐南移.但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内陆相对衰落这种宏观地域结构的变化,则主要还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与商品首先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封建统治、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的影响,许多中西部的城市却相应地衰落或停滞不前.如古城西安三十年代的人口还不及1843年的一半.
2、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的不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整个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给予了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建起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和一大批沿江、沿边中心城市.同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引进外资、人事制度等方面赋予诸多优惠政策,使这些地区在全国逐步削弱计划控制的改革中,先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客观上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深层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区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会导致地区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距.据专家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
西部地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
早在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就西部开发的意义指出:“开发西部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基本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成因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明显加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198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2.17:30.30:17.53,而到“八五”期末的1995年,比例为59.00:26.50:14.50.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提高了6.8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3.80和3.0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差距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20%、50%和30%.其中,东部沿海地区非农业产值已占到农村社会总值的80%左右,农业产值仅占20%.而西部地区非农业产值则仅占20%,农业产值却占了80%.这种经济结构的差距,导致东部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效益较高、风险较小的第二、三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70%—80%则来源于效益较低、风险较大的第一产业.
3、综合性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
东西部地区的总体差距是多方面的,反映在综合性社会发展水平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东部大多数省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的位次在前移,而西部大多数省区的位次在后移.
(2)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看人口素质方面,大学程度人口指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的北京,最低的是西藏(0.66%)和贵州(0.89%).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人口指标,最高的为青海省32.55%,其次为甘肃36.73%.最低的是北京市10.74%.可见,由于人口素质的问题,西部地区实现小康困难重重.
(3)从反映生活质量指标之一的每百人电话拥有量看,东部为2.6部,西部仅为0.02部.
从以上几个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结构和生活质量也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造成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四个主要原因
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既有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本身方面的原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东西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上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逐渐南移.但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内陆相对衰落这种宏观地域结构的变化,则主要还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与商品首先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封建统治、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的影响,许多中西部的城市却相应地衰落或停滞不前.如古城西安三十年代的人口还不及1843年的一半.
2、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的不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整个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给予了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建起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和一大批沿江、沿边中心城市.同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引进外资、人事制度等方面赋予诸多优惠政策,使这些地区在全国逐步削弱计划控制的改革中,先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客观上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深层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区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会导致地区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距.据专家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
西部地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
看了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根号下x^2+1的导数f'(x)=(1/2)(x^2+1)^(-1/2)·(x^2+1)'=(1/ 2020-03-30 …
中部崛起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 2020-05-16 …
两道公务员逻辑题,怎么个思路法?甲和乙是一家健身俱乐部首次相遇并相互认识的.甲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 2020-05-17 …
歌舞剧观后感一千字左右啊.急.急.最好是《红磨坊》《红色娘子军》2部歌舞剧的观后感都弄上啊.急.十 2020-06-15 …
谁知道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部的最后一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看的是作者最后写到了徐霞客的事和精神,作 2020-07-04 …
贾生这首诗的句子全部的字后面加拼音 2020-07-13 …
一堆煤,用去全部的45%后,又运来18吨,这时比原来多15%.现在有多少吨?谢谢大家,小生这相有礼 2020-07-17 …
材料一:“蚁族”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80后”大学生。该群体具 2020-12-01 …
“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 2020-12-17 …
“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