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 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小题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小题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BE
小题3: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小题1:试题分析:
“白发好禁春”意思是满头白发的自己正好消受春天的美景,可见诗歌写的是春天的美景,不是春去夏来。
小题2:试题分析:
②B写燕子不知道高阳台的原址,E写韦曲文物已经没有了,只留下满眼坟墓,都表达了兴亡之叹。A、C、D都是写韦曲的美景。
小题3:试题分析:
③“何时占丛竹”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向往,与前面对韦曲美景的赞赏一脉相承。“头戴小乌巾”运用典故,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诗歌鉴赏要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对人物要察言观行,体会其志趣心境。
看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A.郑国的“铸刑书”B.郑国的“竹刑”C.晋国的“  2020-06-04 …

王冕的墨梅郑燮的竹石于谦的石灰吟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写的是?梅有什么的特点?竹有什么的特点?  2020-06-11 …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句中“郑氏的英魂”指的是()A.郑和下西洋  2020-06-29 …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扬州八怪”,弃繁冗•①(lŏng),就简纯,辟•②  2020-06-29 …

新竹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谁有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2020-07-10 …

郑燮的竹石这首诗描写了竹子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7-18 …

材料一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据材料  2020-07-29 …

19.下面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竹画创作过程的简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这一创作过程,85字以内。  2020-11-06 …

归纳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某同学发现很多名画家特别擅长画某种动物或植物,于是做了如下搭配,其中不  2020-12-06 …

10月8日国家林业局政治网报道,2013非洲法语国家竹子种植与加工技术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杭州举行.竹子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