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B.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B

此题采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如误选A项,原因大多是未能区分“以”用作介词和用作连词的区别。这两句中的两个“以”字,词性均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意义与用法相同。“缓攻即墨”的目的在“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的目的在“疗梅”,两个“以”字均表示目的。如未能判断出B项为正确答案,主要是未能掌握“于”用作介词时的用法归类情况。虽然B项中的两个“于”字,词性均为介词。“降于燕”意思是“向燕投降”,表示动作“降”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而后一句“内惑于郑袖”指“被郑袖所迷惑”,“于”字的作用是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施事者。“于”表示被动。因而两个“于”字用法不同,其用法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C项中的两个“乃”字均为副词,表示先后相继的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上一句“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是承“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而来,田单于是“收城中得千余牛”。后一句“乃夜驰之沛公军”,是因为“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故项伯为通知张良而“夜驰之沛公军”。两个“乃”字用法相同,属于“乃”用作副词时最常见的用法,当不难区分。如误选D项,则是对于“因”字用作介词和用作副词的不同用法未能清晰辨别。这两句中的两个“因”字,表示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可译为“于是”“就”。“五千人因衔枚击之”,是承接上文“牛尾炬火光明炫耀,……所触尽死伤”之后进行的动作。“相如因持璧却立”,承上文“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之后作出的反应,两个“因”字用法相同,不应当与介词“因”相混淆。
看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选择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  2020-04-27 …

下列各句中的加()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矣(病)矣B.意将(  2020-04-27 …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2020-06-12 …

鲍氏之子阅读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  2020-06-1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2020-06-18 …

广东连县一座西晋古墓中,曾出土了一方陶质犁田、耙田模型,水田呈长方形,中间有一田埂将田地分为两块,  2020-06-23 …

求《田单攻狄》的翻译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  2020-11-08 …

打一词语~~这首诗的每一句各打一个字,四个字正好组成一个寄满情义的词语:二人力大顶破天,十女耕田田半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