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什么,天之道也;什么,人之道也百度百科
题目详情
什么,天之道也;什么,人之道也 百度百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译文: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
【原文】
凡事豫则立1,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怯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3;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4,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5.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6,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7,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9;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先策划就会失败.说话预先想定就不会语塞中断,做事预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预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安.执行规则预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处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不可能治理好了.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道理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道理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道理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孝顺父母.心诚是有道理的,不明晓善就不能使自身心诚了.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要广愽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清晰地辨别,要忠实地贯彻.
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没有收获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清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不到忠实程度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注】
1、豫:同“预”,预谋.
2、跲(jia):窒碍,说话不通畅.
3、疚:内心不安.
4、顺乎亲:顺,使动词,使顺心、高兴.亲:父母亲.
5、不诚乎身矣:此处以上整段与《孟子·离娄上》篇中一段基本相同.这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易断定,据张岱年先生分析,可能是《孟子》引《中庸》.孟子虽然受业子思门人,但自以为“私淑”孔子,对子思并不敬重,故著书引《中庸》而不标明子思的名字.(摘引《中国哲学史科学》一书第36页)
6、诚之:使之诚,使自己做到诚.诚,是人生来就有的诚,是圣人的能力.诚之者,是人为的诚,是普通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7、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另一说为舒缓不迫.中道:指中庸之道.《孟子·尽心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赵岐注:“中道,中正之大道也.”
8、固执:坚守不渝.执,握住.
9、弗措也:弗,不.措,废置,搁置.
译文: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
【原文】
凡事豫则立1,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怯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3;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4,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5.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6,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7,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9;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先策划就会失败.说话预先想定就不会语塞中断,做事预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预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安.执行规则预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处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不可能治理好了.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道理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道理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道理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孝顺父母.心诚是有道理的,不明晓善就不能使自身心诚了.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要广愽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清晰地辨别,要忠实地贯彻.
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没有收获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清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不到忠实程度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注】
1、豫:同“预”,预谋.
2、跲(jia):窒碍,说话不通畅.
3、疚:内心不安.
4、顺乎亲:顺,使动词,使顺心、高兴.亲:父母亲.
5、不诚乎身矣:此处以上整段与《孟子·离娄上》篇中一段基本相同.这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易断定,据张岱年先生分析,可能是《孟子》引《中庸》.孟子虽然受业子思门人,但自以为“私淑”孔子,对子思并不敬重,故著书引《中庸》而不标明子思的名字.(摘引《中国哲学史科学》一书第36页)
6、诚之:使之诚,使自己做到诚.诚,是人生来就有的诚,是圣人的能力.诚之者,是人为的诚,是普通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7、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另一说为舒缓不迫.中道:指中庸之道.《孟子·尽心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赵岐注:“中道,中正之大道也.”
8、固执:坚守不渝.执,握住.
9、弗措也:弗,不.措,废置,搁置.
看了 什么,天之道也;什么,人之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以下文言文出自,句子翻译(共5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道之出入与非常也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毋 2020-05-16 …
文言文搓来之食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是《鱼我所欲也》里的2句和“一箪食,一豆羹,得 2020-06-04 …
英语翻译不要全文翻译,要字和词的翻译如:道的翻译: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师道也道相似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020-06-23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 2020-06-27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 2020-07-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 2020-07-25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 2020-07-30 …
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罟不入洿池C.非我也 2020-12-12 …
以下为我将一些古文句窜在一起,说得过去吗?自古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互化谓之变.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