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
题目详情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取5滴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于玻璃片上,待液体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______.
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取5滴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于玻璃片上,待液体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由从曲线可看出,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由此可判断实验中是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即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和盐酸,故其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3)因为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氯化钠溶液,所以取5滴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于玻璃片上,待液体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氯化钠NaCl.
故答为:(1)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由此可判断实验中是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
(2)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3)NaCl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即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和盐酸,故其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3)因为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氯化钠溶液,所以取5滴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于玻璃片上,待液体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氯化钠NaCl.
故答为:(1)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由此可判断实验中是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
(2)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3)NaCl
看了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石块自塔顶自由下落h1时,另一石块恰好自地面上方h2处自由下落,两石块恰好同时落地,塔高多少?已知答 2020-03-31 …
AB两地相距30千米,中间有两地CD(D靠近A),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到B地,乙骑车带甲前往,丙步 2020-06-06 …
A.B辆车同时从两站相向开出.A、B两车的速度比是8:7B车每小时比原来增加15千米.结果两车恰好 2020-06-07 …
、甲安装队在A小区安装66台空调,乙安装队为B小区安装60台空调,两队同时开工且恰恰好同时完工,甲 2020-07-17 …
想问一下关于自由落体的问题.A球自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距离为1m时,B球从距塔顶7M处开始自由下落 2020-07-29 …
(2013•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 2020-08-02 …
通俗一点的.小伟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从博物馆汽车去铁路局,出发时两辆4路电车从不同方向驶来,都恰好 2020-11-05 …
2006年10月1日,李明同学带着上小学的弟弟李亮坐公共汽车从宿州到合肥,恰好同方向有一列火车,李亮 2020-11-12 …
本小区需要请甲工程队安装40台空调,本小区需要请乙工程队安装30台空调,好巧阿,两队同时开工且恰好同 2020-12-01 …
小王、小李两人要加工数量相同的同一种零件,他们同时开工.已知小王每小时加工15个,每加工2小时后必须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