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道德经里的急!

题目详情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
道德经里的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致对功名竞争;不重视难以得到的财货,使人民不沦为盗贼.不要显现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扰乱.因此,圣人治国,注重使人民的思想简单,使人民的肚子填得饱,使人民的意志(思想)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经常使人民处于没有知识和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智慧的人不致妄动.如果能够实行无为,那么,国家就没有不会治理好的.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象第二章一样,老子也为这种政策寻找理论基础.老子认为国家治理的标准就是“不争、不盗、不乱.”而“争、盗、乱”的原因是“尚贤”、“贵难得之货”和“见可欲”.所以老子认为圣人之治应刻使人民无知无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不盗、不乱”的治国的目的.
  老子是在进化的更高层次上看待治国的方针政策的.因为他自己做到了虚静无欲.老子认为虚静无欲是圣人生活的标准.前面说过,只有“无知无欲”才能使能量得以积蓄,从而完成自身的进化.如果你能暂时排除各种奢欲,能量在你体内积蓄,这种能量的积蓄在你的身体里有明确的感觉.慢慢地,你会发现进化才是生命生存的最根本意义.老子所说的圣人就是这样的超前进化人.他们视“贤能、难得之货”以及“可欲”为“余食”,只会阻碍自身的进化,因此无知无欲是圣人生活的标准.圣人之治就是推已及人.老子提倡使人民都像圣人一样无知无欲,那么自然没有“争、盗、乱”的现象发生.天下自然大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为而治.
看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B、要学会  2020-04-06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  2020-04-06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B.要学会向  2020-04-06 …

阅读《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1—6题。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  2020-06-10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  2020-06-14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不  2020-06-14 …

长方体油箱,知道长宽高,可以求容纳多少升油吗?要计算方法,不要回答加水什么的,不现实,得出的体积是  2020-06-15 …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  2020-06-19 …

现代文阅读。敬业与乐业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  2020-11-11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B.要学会向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