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民多”的利弊(8分)材料一: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欲而必遂。——[明]《叶适集》卷二材料二:(乾
题目详情
“民多”的利弊(8分) 材料一: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欲而必遂。 ——[明]《叶适集》卷二 材料二:(乾隆帝说)……升平日久,户口日滋,物价腾涌,势所必然。……然天地所生之物止有此数,昔以十人食之,今以百千人食之,米安得不贵?米既贵,诸物安得不贵?游手好闲僧道之流,且借此以糊口,设尽驱之力田,言之易而行之难,安得许多田与之乎?……为今之计,补偏救弊之不暇,实无一劳永逸之法也。 ——《国朝官史续编·圣制节俭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明初提倡“民多”有哪些益处?(2分)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乾隆帝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增加税收和增强军事实力。(2分) (2)人多地少,物价上涨。(2分)不完全正确。因为乾隆帝只看到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没有意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上阻碍其发展。(2分) (3)在封建社会某些特定条件下,人口的增长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表象;但人口的骤增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应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地,以调控人口与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平衡。(2分) |
本题主要探讨人口多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结合材料分析即可。(2)问关键在于归纳出乾隆皇帝的观点:人口增长造成了物价上涨。其观点并不完全正确。(3)问一定要结合材料,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人口问题,真正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看了 “民多”的利弊(8分)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甲、乙两瓶饮料,如果从甲瓶倒出和乙瓶一样多的饮料到乙瓶,再从乙瓶倒出和甲瓶剩下的同样多的饮料到甲 2020-05-14 …
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B.遂见用于小邑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2020-05-17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 2020-06-11 …
体积与重量1.这块木料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重42克,1立方厘米这种木料重量是0.7克.(1)1立 2020-07-13 …
肺动脉中血液成分是()A.含氧多,含养料少B.含氧多,含养料也多C.含氧少,含养料多D.含氧少,含养 2020-11-08 …
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020-11-10 …
阅读材料(10分)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 2020-11-23 …
古汉语句式判断句式与列举相同的一项列句:既自以心为形役A皆口腹自役B遂先用与小邑C农人告余以春及D寓 2020-11-26 …
服装厂计划用9450元购买630米布料生产A型号的服装一批.已知5米长的这种布料可做上衣3件或裤子4 2020-11-30 …
1.将总价值200元的甲种原料与总价值48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后,其单价(每千克价钱)比甲种原料单价少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