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步骤一:连接A和B,
题目详情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2 2 3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3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2 2 3 2 2
(10)
(11) (12) 3 (13)

(14)
(15)
(16)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
看了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完成下列变化一步即可实现的是?①CaCO3→Ca(OH)2 ②Fe2O3→FeCl2 ③Cu(OH 2020-05-16 …
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可以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出来吗NaOH溶液与Ca(OH)2可以用无色 2020-05-17 …
Na2S水解方程问题请问一下,如果题目要求我写出Na2S的水解方程我是应该答:Na2S=2Na++ 2020-06-02 …
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①Co+2HCl=C 2020-06-04 …
铝离子和硫离子的双水解Al3++3H2O==可逆==Al(OH)3+3H+S2-+H2O==可逆= 2020-06-22 …
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离子,可制取多种含镁产品.(1)向卤水中加入Ca(OH)2制取Mg(OH)2,其 2020-06-28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明矾溶于水 2020-07-06 …
帮帮忙在NH3的水解平衡NH3+H2ONH4++OH-中,为使[OH-]2.在NH3的水解平衡NH 2020-07-21 …
高二化学盐的水解~~速来人关于NaHCO3的物料平衡c(Na+)=c(HCO3-)+c(CO32- 2020-07-22 …
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钡可以从KCl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