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步骤一:连接A和B,
题目详情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 (OH) 2 CO 3 → CuO + H 2 O + CO 2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2 2 3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 3 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10) 。
C中试剂是 (11)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 3 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5) 。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3
加热时间(min) | 0 | t 1 | t 2 | t 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2 2 3 2 2
(10)
(11) (12) 3 (13)

(14)
(15)
(16)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0)1 2 1 1(11)无水硫酸铜。(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15)F装置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E中,使试管炸裂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①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
看了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北宋前期继续设三省六部制,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 2020-05-16 …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失 2020-05-2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B.某元素在 2020-07-12 …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C. 2020-07-14 …
这是一道选择题,“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如果一个动滑轮提起一个100克的重物,需要‘A100克B小于 2020-11-03 …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 2020-11-03 …
回收1吨废纸可以造出850千克再生纸,同时还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约电600千瓦时,节约水100 2020-11-04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省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 2020-12-08 …
一个A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两个B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2,A是氧化剂B 2020-12-26 …
某省省委书记说:“不提高文化软实力,就不能树立我省发展的新形象,我们的经济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这说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