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孙子兵法中“道”什么意思如题,“道”的意思是什么,为何要放在“五事”“七计”之首,结合现实谈谈认识,要求500~600字,解决加分,谢谢~~
题目详情
孙子兵法中“道”什么意思
如题,“道”的意思是什么,为何要放在“五事”“七计”之首,结合现实谈谈认识,要求500~600字,解决加分,谢谢~~
如题,“道”的意思是什么,为何要放在“五事”“七计”之首,结合现实谈谈认识,要求500~600字,解决加分,谢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有讲“道”.孙子中的“道”,目前有两个版本,十家集注版本和出土的竹简版本.前者,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谓危”,翻译成现代文,就是“道,就是要能让民众与君主有共同的意愿和目标,即使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也不会畏惧.”此版本有些强人所难,人都是贪生怕死的,真正要让民众都能为一个君主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很不现实.有些封建时期的个别的所谓标榜的忠君爱国者除外,那些人有些是真爱君,有些是被迫爱君,有些是假爱君.具体的就不论了,有兴趣可以查查相关史料.(我这里讲民为君,讲的是普遍情况,是普遍性,不是特性.) 后者,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民弗诡也”.两个版本中前面的内容一样,就是后面的半句有所不同.“民弗诡也”,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使民众不敢违抗”.这个版本比较符合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据考证孙子兵法成书于战国初期)因此采用这个版本较为可信.我对孙子“道”的理解,“道”,是人和,是取心,是政治.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就是力量.取心,更侧重于权术的运用,让人才能归心,让民众归心,形成凝聚力.政治,即是靠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民众的政治宣传,鼓动民众,组织民众,团结民众.达到对人民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从而促进生产,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哈哈,好处多多,不在举例了.为何要把“道”放在第一位呢,要知道,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为了谋国家利益,谋君主的利益(在古代),而军事是谋利的暴力手段.而政治又是军事的基础,没有好的政治政策,就不会有好的经济、文化、外交和科技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没有经济、文化、外交和科技等的支持,想发动战争,并打赢战争,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把“道”摆在首位.(古代科技这一说,但有军械的制作,这里可把科技看成是军械或工具的改进.)
看了 孙子兵法中“道”什么意思如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枪打落尾鸟石炯1)或许是囿于中庸之道几千年来的思想束缚,许多国人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高于世 2020-04-06 …
黔之驴 练习1.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过程?你认为哪个过程作者描写得最为精彩,试从老虎的动作、 2020-05-16 …
王夫之的认识论与马克思的认识论的区别与联系 2020-05-21 …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 2020-06-28 …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A.“认识自己,方能认 2020-06-28 …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年轻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A感性认识有待 2020-07-23 …
阅读理解。枪打落尾鸟石炯(1)或许是囿于中庸之道几千年来的思想束缚,许多国人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 2020-07-25 …
漫画《扶贫之路》蕴涵的哲学道理有()扶贫之路①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②正确的理性认识具有更大的指导 2020-11-02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人的认识 2020-11-08 …
辨认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余先周氏之太史也(2)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3)夫《春秋》……王道之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