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和“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意思
题目详情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和“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公孙丑上
“敢问夫子恶乎长?”①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②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 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③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4)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⑤,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 宋人然:宋人有闵(6)其苗之不长而揠(7)之者,芒芒然(8)归,谓其人(9) 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11)苗者也;助之长 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12)知其所蔽,淫辞(13)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14) 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 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注释】①这一段系节选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问这句话的是公孙丑.②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③慊:快,痛快.(4)告于:名不详, 可能曾受教于墨子.⑤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6)闵 :担心,忧愁.(7)揠:拨.(8)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9)其人,指他家里的人,(10)病,疲倦,劳累,(11)耘,除草. (12)诐(bi)辞:偏颇的言辞.(13)淫辞:夸张、过分的言辞.(14)遁辞: 躲闪的言辞.
【译文】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活.”
“敢问夫子恶乎长?”①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②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 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③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4)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⑤,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 宋人然:宋人有闵(6)其苗之不长而揠(7)之者,芒芒然(8)归,谓其人(9) 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11)苗者也;助之长 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12)知其所蔽,淫辞(13)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14) 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 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注释】①这一段系节选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问这句话的是公孙丑.②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③慊:快,痛快.(4)告于:名不详, 可能曾受教于墨子.⑤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6)闵 :担心,忧愁.(7)揠:拨.(8)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9)其人,指他家里的人,(10)病,疲倦,劳累,(11)耘,除草. (12)诐(bi)辞:偏颇的言辞.(13)淫辞:夸张、过分的言辞.(14)遁辞: 躲闪的言辞.
【译文】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活.”
看了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召令徒属的徒是什么意思徒的具体意思 2020-06-17 …
李某,在校读书期间不守校规,后来发展到偷东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5天.释放后退学,又不思悔改,不久 2020-06-24 …
写出下面实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徒(1)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2)郯子之徒 2020-06-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道人又有白徒(白徒 2020-11-04 …
一批零件,师傅单干所用的时间比徒弟少12.5%,如果两人各自加工这批零件的一半,当师傅完成自己的任务 2020-11-17 …
根据意思写同音字.1.出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2.既指神圣的境界,又指教徒与教主生平有关1.出名的 2020-11-22 …
李某,初中八年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不守校规,后来发展到偷东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5天。释放后退学,又 2020-12-0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抱怨人生苦痛太多。有一天, 2020-12-18 …
师徒两人各自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2个,他们同时开工,师傅用4.5小时完成任务又 2020-12-25 …
英语翻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逝者如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