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关于鲁迅的800字作文以“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联系鲁迅生平作品和性格写一篇八百字作文,文笔细腻,结构分明

题目详情
关于鲁迅的800字作文
以“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联系鲁迅生平作品和性格写一篇八百字作文,文笔细腻,结构分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
——题记
也许,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大多在于他的作品,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为革命献身伟大品质和崇高精神.一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塑立起了他在中国历史上高大形象,在人们心中刻下了他的印迹.
巴金爷爷曾经赞美鲁迅“你象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象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鲁迅总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斑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不久,我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从文中我懂得了鲁迅先生立志救国,年轻时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医学,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这位巨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的行动蕴含着中国将要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他为了中国,为了民族,为了新中国的到来,她真是费尽了心血.今天,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惜,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更应该汲取鲁迅精神力量的领域,继续向鲁迅思想前进,迎接更多的挑战,为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境界而奋斗
看了 关于鲁迅的800字作文以“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鲁迅的800字作文以“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联系鲁迅生平作品和性格写一篇八百字作文,文笔细腻,  2020-06-13 …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催化作用B.  2020-06-18 …

(16/23)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河伯  2020-07-13 …

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入侵体内时,能迅速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的是()A.记忆B细胞B.记忆T细胞C  2020-07-15 …

(2014•天门模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首次侵入机体后,机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淋巴细胞  2020-11-13 …

鲁迅可以分为少年时代的鲁迅、青年时代的鲁迅、中年时代的鲁迅、老年时代的鲁迅划分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2020-12-03 …

与正常人体细胞相比,癌细胞能()A.迅速衰老B.迅速凋亡C.迅速生长、分裂和转移D.迅速分化和转移  2020-12-07 …

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识别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的淋巴细胞在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后会迅速分化增  2020-12-10 …

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识别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的淋巴细胞在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后会迅速分化增  2020-12-10 …

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