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

题目详情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 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

n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①、④两步不严密;第①步中“任取两份氯酸钾”应改为“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步中应改为“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a接g、f接d、e(或d)接b(或e)接g。
(1)第①、④两步不严密;第①步中“任取两份氯酸钾”应改为“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步中应改为“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a接g、f接d、e(或d)接b(或e)接g。
(1)第①、④两步不严密;第①步中“任取两份氯酸钾”应改为“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步中应改为“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a接g、f接d、e(或d)接b(或e)接g。
(1)第①、④两步不严密;第①步中“任取两份氯酸钾”应改为“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步中应改为“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a接g、f接d、e(或d)接b(或e)接g。
(1)第①、④两步不严密;第①步中“任取两份氯酸钾”应改为“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步中应改为“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a接g、f接d、e(或d)接b(或e)接g。
(1)第①、④两步不严密;第①步中“任取两份氯酸钾”应改为“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步中应改为“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a接g、f接d、e(或d)接b(或e)接g。
(1)要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须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没有变化、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即①不正确,应该是“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中观察状态和颜色只是定性,还需要定量,所以应该是“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H 2 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固体仍是氧化铜,进而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a中产生H 2 通入g,目的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 ;再经f接d、e(或d),目的是使H 2 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进而接b(或e),使产生水蒸气跟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有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未端再接g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管。
(1)要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须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没有变化、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即①不正确,应该是“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中观察状态和颜色只是定性,还需要定量,所以应该是“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H 2 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固体仍是氧化铜,进而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a中产生H 2 通入g,目的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 ;再经f接d、e(或d),目的是使H 2 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进而接b(或e),使产生水蒸气跟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有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未端再接g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管。
(1)要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须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没有变化、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即①不正确,应该是“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中观察状态和颜色只是定性,还需要定量,所以应该是“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H 2 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固体仍是氧化铜,进而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a中产生H 2 通入g,目的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 ;再经f接d、e(或d),目的是使H 2 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进而接b(或e),使产生水蒸气跟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有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未端再接g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管。
(1)要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须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没有变化、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即①不正确,应该是“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中观察状态和颜色只是定性,还需要定量,所以应该是“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H 2 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固体仍是氧化铜,进而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a中产生H 2 通入g,目的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 ;再经f接d、e(或d),目的是使H 2 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进而接b(或e),使产生水蒸气跟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有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未端再接g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管。
(1)要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须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没有变化、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即①不正确,应该是“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中观察状态和颜色只是定性,还需要定量,所以应该是“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H 2 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固体仍是氧化铜,进而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a中产生H 2 通入g,目的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 ;再经f接d、e(或d),目的是使H 2 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进而接b(或e),使产生水蒸气跟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有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未端再接g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管。
(1)要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须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没有变化、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不能任取两份氯酸钾。即①不正确,应该是“准确称量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第④中观察状态和颜色只是定性,还需要定量,所以应该是“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并准确称量干燥后滤出物的质量”。
(2)分析题给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H 2 2 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固体仍是氧化铜,进而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a中产生H 2 2 通入g,目的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 2 ;再经f接d、e(或d),目的是使H 2 2 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进而接b(或e),使产生水蒸气跟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有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未端再接g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管。
看了 (12分)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5分)下图是王凯同学设计的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王凯实  2020-04-06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错误的是()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温度计至少使用6次B.将锌粉与碘粉  2020-04-08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验证氧气是否集满检验铵态氮肥证明CO2能溶于水且  2020-05-02 …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进行了载人航天实验,五天后,搭载着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的神  2020-05-13 …

在实验室做镁带燃烧试验时,使用的一起有?  2020-05-14 …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性比碳酸氢钠大B.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  2020-05-14 …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密  2020-06-10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可燃性气体的验纯B.过滤时  2020-06-25 …

牛顿环实验思考题1.在牛顿环实验中,假如平面玻璃上有微小的凸起,则凸起处空气薄膜厚度变小,导致等厚  2020-07-01 …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吗?  20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