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何解?
题目详情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何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象《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象《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看了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心飘邈,碎无痕。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寒霜夜冷秋 2020-04-06 …
晚清政府有哪三次新政?背景、目的、结果?哪些领域?三次有何异同?晚清近代化有何特点?如何评价它的行 2020-04-26 …
关于晚清政府的三次新政晚清政府有哪三次新政?其背景目的结果如何?涉及哪些领域?三次新政有何异同?从 2020-04-26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钟山晚步王安石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 2020-06-11 …
《扬子晚报》2004年5月21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夏现冬景).本报讯:昨晚,南 2020-06-30 …
阅读现代文,按要求答题。冬夜①冬天,一个冰寒的晚上。在寂寞的马路旁边,疏枝交横的树下,候着最后�阅读 2020-10-30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钟山晚步王安石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己的院子毛萍现代人不缺房子,缺院子!尽管现在的人一说起房子就忿忿然, 2020-11-2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冬斋积雨感怀(明)张掞积雨冬已深,寒云晚犹密。空斋泬①无人,何以遣愁寂 2020-12-03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钟山晚步王安石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