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清稗类钞(节选)》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归而叩门,唤妇烹饪
题目详情
阅读《清稗类钞(节选)》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俄而有索债人来。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碎碗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倪端。众方倾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归而叩门
A.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C.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温故而知新(《<论语>八则》)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俄 而 有 索 债 人 来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
译文:___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___
(5)选文与课文《口技》都是表现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表演艺术的。但选文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俄而有索债人来。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碎碗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倪端。众方倾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习口技者 | ___ |
②始为夫妇谈度岁事 | ___ |
③或男或女 | ___ |
④众方倾耳凝听 | ___ |
例句:归而叩门
A.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C.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温故而知新(《<论语>八则》)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俄 而 有 索 债 人 来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
译文:___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___
(5)选文与课文《口技》都是表现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表演艺术的。但选文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有一个熟悉口技的人.习:熟悉,擅长;
②开始是夫妇谈论如何度过下一年的事.为:是;
③有男有女.或:有;
④所有人正侧耳凝听.方:正.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回来敲门.而:连词:表顺承.
A:但是伯乐不常有.而:但是,却”的意思,表示转折;
B: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而:连词,表并列;
C:翻过山,压倒树倒树地跳了出来.而:连词,表修饰;
D: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与例句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俄 而”时间副词,作状语,要停顿,“有 索 债 人”与“来”是主谓关系,其间要停顿.故句子划为:俄 而/有 索 债 人/来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语有: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至:到;且:将要.句意为:起初是辩论,渐渐发生口角,最终将要打斗起来.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于是:在这时候;走:逃跑.句意为: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5)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碎碗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倪端.”是正面描写;“所有人正侧耳凝听”是侧面描写.即:课文运用的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选文主要运用的是正面描写.
答案:
(1)①熟悉,擅长;②是;③有;④正.
(2)D
(3)俄 而/有 索 债 人/来
(4)①起初是辩论,渐渐发生口角,最终将要打斗起来.
②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5)课文运用的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选文主要运用的是正面描写.
①有一个熟悉口技的人.习:熟悉,擅长;
②开始是夫妇谈论如何度过下一年的事.为:是;
③有男有女.或:有;
④所有人正侧耳凝听.方:正.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回来敲门.而:连词:表顺承.
A:但是伯乐不常有.而:但是,却”的意思,表示转折;
B: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而:连词,表并列;
C:翻过山,压倒树倒树地跳了出来.而:连词,表修饰;
D: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与例句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俄 而”时间副词,作状语,要停顿,“有 索 债 人”与“来”是主谓关系,其间要停顿.故句子划为:俄 而/有 索 债 人/来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语有: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至:到;且:将要.句意为:起初是辩论,渐渐发生口角,最终将要打斗起来.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于是:在这时候;走:逃跑.句意为: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5)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碎碗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倪端.”是正面描写;“所有人正侧耳凝听”是侧面描写.即:课文运用的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选文主要运用的是正面描写.
答案:
(1)①熟悉,擅长;②是;③有;④正.
(2)D
(3)俄 而/有 索 债 人/来
(4)①起初是辩论,渐渐发生口角,最终将要打斗起来.
②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5)课文运用的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选文主要运用的是正面描写.
看了 阅读《清稗类钞(节选)》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公文写作题各县(市、区)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各局委办,市各直属机关:2011 2020-06-20 …
阅读《风筝的心》,完成下列各题。风筝的心朱成玉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 2020-07-01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芒果、荔枝、桂圆这些南国水果珍品,大庆人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或在罐头中尝过, 2020-10-29 …
阅读以下两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 2020-11-12 …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镇江而积极努力,小明是一个有心人,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的 2020-11-12 …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根据内容拟一个形象生动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本报讯(记者窦浩智)9 2020-11-25 …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城市、农村学生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阅读形式比较表阅读形式城市学生数百分比农村 2020-12-24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西欧各国在中古前期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弱小,决定了王权在城市反领主斗争中的态度。 2021-01-08 …
阅读《风筝的心》完成下列各题。(16分)风筝的心朱成玉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 2021-01-14 …
阅读《风筝的心》,完成下列下列各题。风筝的心朱成玉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