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各题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冯唐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题目详情
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各题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冯唐
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我又对体育运动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被打。只剩读书,于是我就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③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太站在报刊栏前看当天的报纸。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又问:“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再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我接着问:“那你是干什么的?”A她说:“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位。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B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 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忽然变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书;16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项运动:开会、应酬,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满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有删改) (1)请简要概况“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2)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请说说A句的言外之意。
②从修辞角度品析B句。
(3)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是一个跨界人才,这与他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读书的回馈”为主题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链接】
冯唐,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得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2013年,冯唐登荣“第八届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冯唐
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我又对体育运动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被打。只剩读书,于是我就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③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太站在报刊栏前看当天的报纸。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又问:“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再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我接着问:“那你是干什么的?”A她说:“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位。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B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 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忽然变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书;16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项运动:开会、应酬,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满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有删改) (1)请简要概况“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2)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请说说A句的言外之意。
②从修辞角度品析B句。
(3)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是一个跨界人才,这与他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读书的回馈”为主题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链接】
冯唐,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得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2013年,冯唐登荣“第八届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中主要事件的能力.解答答此题,应依据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概括即可.从文中①~ ③自然段,可以概括出:小时候,我就喜爱读书及原因.从文中第 ④自然段可以概括出,上北大时,我经常早起去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从文中第⑤自然段可以概括出,北大毕业后,参加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间,我随时随地进行阅读;⑥~⑧自然段可以概括出,十六年后,出国休假时,我重拾多年前的爱好去泡大学图书馆.
(2)①题,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的能力.应该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理解.根据段中二人的对话内容就可以分析出来,这个图书馆值班人员想说的意思是:我们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偷书人的.意思对即可.②题,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题干中有明确的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为此,先判断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此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时间转瞬即逝,从中抒发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主要是理解句中“好”的含义即可,可以从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入手分析.根据全文的内容分析,从能触动我的心灵、给予我信心等角度分析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解答此题,应联系本文中作者从小热爱读书,一直“读”无止境,并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满足的事迹,也写出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例如,因读书成才;因读书有所回报等.意思对即可.
答案:
(1)①从小(儿时),我因为自身及环境的原因喜爱上了读书;②上北大时,我经常早起去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③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间,我随时随地进行阅读;④十六年后,出国休假时,我重拾多年前的爱好去泡大学图书馆.
(2)①示例:阿姨以为我是偷东西的坏孩子,(怕我弄坏书,不还书)不让我进去.
②示例:B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时间由半天到一天到季节的不断推移.图书馆的日子,在作者看来光阴似箭,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3)参考要点:①重拾多年前的爱好,泡图书馆,我的心灵得到平静,感到安宁、自由和永恒,整个人都觉得充满正能量;②我看到一架架书,想到其中有不羁的灵魂在与你自由地交流,整个人都觉得被带到了天堂;③我从小热爱读书,学成之后因俗务繁杂,久违图书馆,在重新开始沉浸式的阅读时,我整个人都觉得充满了力量.
(4)书可以让我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全世界的风景、名胜,知道上下五千年所发生的故事.书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作文类、科幻类、科普类…多读作文书,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增加灵感,可以把看到的、学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里去,让文章更加生动;多读科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去创造未来的世界.还有许多民间故事、童话小说,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懂得道理,书读得多,就可以让我成为有礼节、有气质的人.
(2)①题,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的能力.应该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理解.根据段中二人的对话内容就可以分析出来,这个图书馆值班人员想说的意思是:我们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偷书人的.意思对即可.②题,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题干中有明确的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为此,先判断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此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时间转瞬即逝,从中抒发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主要是理解句中“好”的含义即可,可以从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入手分析.根据全文的内容分析,从能触动我的心灵、给予我信心等角度分析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解答此题,应联系本文中作者从小热爱读书,一直“读”无止境,并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满足的事迹,也写出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例如,因读书成才;因读书有所回报等.意思对即可.
答案:
(1)①从小(儿时),我因为自身及环境的原因喜爱上了读书;②上北大时,我经常早起去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③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间,我随时随地进行阅读;④十六年后,出国休假时,我重拾多年前的爱好去泡大学图书馆.
(2)①示例:阿姨以为我是偷东西的坏孩子,(怕我弄坏书,不还书)不让我进去.
②示例:B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时间由半天到一天到季节的不断推移.图书馆的日子,在作者看来光阴似箭,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3)参考要点:①重拾多年前的爱好,泡图书馆,我的心灵得到平静,感到安宁、自由和永恒,整个人都觉得充满正能量;②我看到一架架书,想到其中有不羁的灵魂在与你自由地交流,整个人都觉得被带到了天堂;③我从小热爱读书,学成之后因俗务繁杂,久违图书馆,在重新开始沉浸式的阅读时,我整个人都觉得充满了力量.
(4)书可以让我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全世界的风景、名胜,知道上下五千年所发生的故事.书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作文类、科幻类、科普类…多读作文书,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增加灵感,可以把看到的、学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里去,让文章更加生动;多读科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去创造未来的世界.还有许多民间故事、童话小说,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懂得道理,书读得多,就可以让我成为有礼节、有气质的人.
看了 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罗马史的推荐最近想要了解罗马的历史,特别是凯撒这段时间的历史……所以想找个了解的人推荐一下可以 2020-04-25 …
以下关于“中体西用”思想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对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具有指导作用B. 2020-06-17 …
胡适言:“(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 2020-06-24 …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 2020-06-27 …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 2020-06-27 …
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 2020-07-06 …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道:“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 2020-11-06 …
作为近代思想史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梁启超关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言论成为当时治疗国民思想疾病的良药。他 2020-11-23 …
课文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前三幅大海波涛汹涌的壮丽图景,请你试着描述这三幅图景,体会暴风雨是怎样步步逼近 2020-11-27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成果。“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