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渎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夏日杂诗[清]陈文述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①萧疏玉漏②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注①枕簟[diàn]:枕席。②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题目详情
阅渎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①枕簟[d iàn]:枕席。②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1)这首诗写夏末秋初之“凉”,别开生面。请作简要分析。
(2)“万荷叶上送秋来”与周邦彦《苏幕遮》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相比,在描写角度上有何不同?分别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作答本题注意“凉”的两层含义:一是人的感觉,是天气凉;一是“梦”“凉”,是梦境清凉.
(2)“万荷叶上送秋来”是写雨的声音,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写荷花的姿态,是视觉描写.“送”写出雨势之大;“举”写出荷花的亭亭玉立.

答案:
(1)先写自身的触觉,(1分)身下枕簟凉爽宜人;(1分)再写好雨送我入梦,梦境依旧清凉(1分),奇妙地写出了“凉”的惬意.(1分)
(2)陈诗从听觉角度来写,(1分)周诗从视觉角度来写.(1分)陈诗写出了雨打在荷叶上所形成的声势,(1分)周诗写出了荷花在雨水晒干后亭亭玉立的风姿.(1分)

参考译文: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看了 阅渎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横线上填杨万里的名句时望着这田田荷叶、听听荷花,再吟杨万里的诗句“,.”倍觉清香满口.好像不是接  2020-04-26 …

夏意 古诗阅读答案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此诗以  2020-05-14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小题。(8分)山亭夏日高骈①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  2020-05-17 …

《夏意》苏舜钦这首诗写出了夏天怎样的特点?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营造出这样的特点的?《夏意》苏舜钦别  2020-06-2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5分)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  2020-06-22 …

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①簟(dià  2020-06-29 …

夏意阅读答案夏意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诗除了些幽静意外,诗  2020-07-07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夏意[宋]苏舜钦别院①深深夏簟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  2020-07-07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下列各题。山亭夏日高骈①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  2020-07-15 …

六月西湖,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山美、水美、花美,让人留连忘返.游客小杨用单反相机拍摄了两幅照片,左边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