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英语翻译《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二年,齐纳北燕伯于阳.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何?’”刘知几《史通惑经篇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春秋 公羊传》:“昭公十二年,齐纳北燕伯于阳.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何?’”刘知几《史通 惑经篇》:“夫如是,夫子之修春秋,皆遵彼乖僻,习其訿谬,凡所编次,不加刊改者矣.何为其问则一褒一贬,时有弛张,或沿或革,曾无定体?”
《春秋 公羊传》:“昭公十二年,齐纳北燕伯于阳.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何?’”刘知几《史通 惑经篇》:“夫如是,夫子之修春秋,皆遵彼乖僻,习其訿谬,凡所编次,不加刊改者矣.何为其问则一褒一贬,时有弛张,或沿或革,曾无定体?”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春秋 公羊传》:“昭公十二年,齐国把北燕伯送到阳地.伯于阳的人是谁呢?就是公子阳生.孔子说:‘我是知道的.’在孔子身旁的人便问道:‘先生如果知道它错了,为什么不改正呢?’孔子回答说:‘(你知道的可以改正,)那些不知道错了而实际错了的怎么办呢?’”
刘知几《史通 惑经篇》:“按这样的情况,孔子修订《春秋》,都保持原书背离事实的地方,因袭了它们的错误,凡是被编辑的史料,都不加删改.那么为什么《春秋》对人对事的态度又有褒有贬,叙事有详有略,(它对于先前的史料,)有的因袭,有的改动,竟没有一定的标准呢?”
刘知几《史通 惑经篇》:“按这样的情况,孔子修订《春秋》,都保持原书背离事实的地方,因袭了它们的错误,凡是被编辑的史料,都不加删改.那么为什么《春秋》对人对事的态度又有褒有贬,叙事有详有略,(它对于先前的史料,)有的因袭,有的改动,竟没有一定的标准呢?”
看了 英语翻译《春秋公羊传》:“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语段阅读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2020-06-13 …
阅读选段,回答1-3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2020-06-16 …
文言文阅读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 2020-07-03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2020-07-13 …
文言文阅读(14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 2020-11-28 …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 2020-12-15 …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 2020-12-19 …
阅读《六国论》中的一段,完成练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 2020-12-23 …
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2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 2020-12-23 …
下列文言句子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决起而飞/抢榆仿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B.苟以天下之大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