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10分)送秦中诸人引元好问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10分)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①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②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以甚靳③,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释:①结夏课:举子考进士不中,退而肄业学习,称过夏,结业出学后称为结夏课。②脱屣:摆脱而不当一回事。③靳:吝惜。

1.第①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 。(3分)

2.第②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 (2分)

3.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所以造物者不吝惜。

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

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淡泊名利。

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

4.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风土完厚,人质直而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2.道相合而意相得也3.B(选A得1 分)4.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随诸子而隐,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
1.
分 析:
本题原因在前文有所交待“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从中可以概括出三点。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
分 析:
本文的主题由最后一句可见“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意欲随众人一起归隐。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译文: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去这么方便。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气吐青云。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年春风荡漾的时候,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作者: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有神通目。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蒙古南下,避乱河南,诗名震京师,称为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后不仕元,二十余年潜心编篡著述。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什么教写作文的书比较好?就是一种给了你作文题目,然后教你怎么写,列出应该注意心理描写什么的.不  2020-06-07 …

请麻烦批改这篇高中英语作文题目大概是:我(李华)从某国外网站上购买了一支录音笔(recording  2020-06-23 …

如何理解孔子的“文质兼备”和韩非子的“好质而恶饰”中体现的设计思想.1月6号之前有效!  2020-06-30 …

不灭的灯光一文的中心思想是(1)本文赞颂了郑老师一年四季,辛勤工作的好品质.()(2)本文赞颂了人  2020-07-13 …

求一篇作文的写法要写一篇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题材,描写本地非物质文  2020-11-21 …

推介家乡文化遗产,共建美好精神家园2014年6月7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  2020-11-28 …

1我国社会人民生活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成就.2“1”的事例3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的实  2020-12-01 …

求助-关于质量观念和意识判断题如下有10个关于质量意识好观念的问题,请判断对与错:1、质量是一种衡量  2020-12-06 …

这些咋译成英语1.物质文明精神文明2.在中国仅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够的.还应该改变人们的婚育观念.  2020-12-17 …

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作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但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即使物质文明取得一定成果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