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的意思是什么啊,只要解释
题目详情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的意思是什么啊,只要解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引用Poseidonyan - 童生 一级 1-16 08:50在同样问题的回答,如下
“我是学历史的,见到有关史事的文章,不管自己能不能看懂,总要看一看。大多是能看懂的,也有看不懂的,比如前些时看过一篇《郑成功忠于谁》,就有些不大懂。
文中说,郑成功死后,原葬台湾,1699年他的孙子郑克爽(加土字旁)上书康熙,请求归葬祖茔。康熙准奏,并赐以挽联。联曰: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还褒扬郑氏为忠臣。于是作者大发感慨:郑成功忠于谁?忠于清朝,忠于康熙吗?郑是主张反清复明的,多年武装抵抗,曾给清朝以沉重的打击。惟一的解释只能是,郑成功并不是忠于某一王朝,而是忠于自己的祖国,康熙看中了这一点,才允许郑氏归葬祖茔,才赠以挽联并褒以忠臣。为了坐实自己的看法,作者还对这副对联作了阐释,说:康熙“方知海外有孤忠”,乃是因为郑成功“敢向东南争半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夺回了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我看了,先是吃惊,这么点水平,就敢写这么言之凿凿的文章。继而是敬佩,说斗争历史上全是斗争,说统一历史上又全是统一了。
作者对郑成功的认识,对这副挽联的理解,几乎可说全是错的。
且以挽联为据,逐一析之。四镇是指明末福王据守南京时,驻防江北的四支部队,其中刘泽清驻淮北,高杰驻泗水,黄得功驻庐州,刘良佐驻临淮。镇是当时的军事建制,相当于现在的军。比如《明史》列传一六三《张慎言传》中就有这样的话:“首膺封爵者,四镇也。新改京营,又加二镇。”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均有实指,《辞海》郑成功条说的明白:“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永历十三年(1650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据此可知,两岛指金门和厦门。诸王,指福王之后流亡南粤的鲁王、康王、桂王等明宗室王,史称南明诸王。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然是“无寸土”了。海外有孤忠,是说诸王失败后,郑成功据守台湾,仍奉明朝为正朔。上联主要说郑的事业,下联主要说郑的精神。换成白话便是:四镇各方,心怀二志,复明事业成了泡影,当此之际,将军以金门和厦门为根据地,向东南用兵,要争得半壁江山。南明诸王,居无定所,没有方寸之地,只有将军固守台湾一偶,彰显着复明的素志,世人方知海外有将军这样一位孤苦的忠臣呀。(抗志为一词,《辞源》有词条)
也就是说,郑成功一直是抗清复明的,康熙也一直认为他是抗清复明的。至于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康熙连提都没提。维护了祖国统一的是康熙,他平定了台澎,从郑成功孙子手里收复了台澎。若台澎一直在郑家手里,在康熙看来,那是不能叫统一的。
为什么康熙肯这样赞美郑成功呢,这也是有道理的。封建社会,讲究的是天命,是道统。一个朝代亡了,另一个朝代起来,绝不说是“推翻了万恶的旧社会”,总说这是上天的意志(天命),让我取而代之。从道统上说,没有中断。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还要称前朝为“胜朝”,并马上修前一朝的史书。清朝是异族入主中原,更是讲究这个。此其一。其二,历朝历代都以忠孝治国,对那些忠勇孝悌之人,不管他是顺从自己的,还是反对自己的,总是尽量给以表彰。郑成功历尽艰辛,抗志不衰,正是忠勇的表现。较之吴三桂、洪承畴那样的降将,康熙理当更敬佩郑成功这样的忠臣。
因此上,只能说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因为他是明朝的忠臣,康熙才欣赏他,褒扬他。别的解释都是以心作史,言不及义。”
“我是学历史的,见到有关史事的文章,不管自己能不能看懂,总要看一看。大多是能看懂的,也有看不懂的,比如前些时看过一篇《郑成功忠于谁》,就有些不大懂。
文中说,郑成功死后,原葬台湾,1699年他的孙子郑克爽(加土字旁)上书康熙,请求归葬祖茔。康熙准奏,并赐以挽联。联曰: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还褒扬郑氏为忠臣。于是作者大发感慨:郑成功忠于谁?忠于清朝,忠于康熙吗?郑是主张反清复明的,多年武装抵抗,曾给清朝以沉重的打击。惟一的解释只能是,郑成功并不是忠于某一王朝,而是忠于自己的祖国,康熙看中了这一点,才允许郑氏归葬祖茔,才赠以挽联并褒以忠臣。为了坐实自己的看法,作者还对这副对联作了阐释,说:康熙“方知海外有孤忠”,乃是因为郑成功“敢向东南争半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夺回了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我看了,先是吃惊,这么点水平,就敢写这么言之凿凿的文章。继而是敬佩,说斗争历史上全是斗争,说统一历史上又全是统一了。
作者对郑成功的认识,对这副挽联的理解,几乎可说全是错的。
且以挽联为据,逐一析之。四镇是指明末福王据守南京时,驻防江北的四支部队,其中刘泽清驻淮北,高杰驻泗水,黄得功驻庐州,刘良佐驻临淮。镇是当时的军事建制,相当于现在的军。比如《明史》列传一六三《张慎言传》中就有这样的话:“首膺封爵者,四镇也。新改京营,又加二镇。”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均有实指,《辞海》郑成功条说的明白:“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永历十三年(1650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据此可知,两岛指金门和厦门。诸王,指福王之后流亡南粤的鲁王、康王、桂王等明宗室王,史称南明诸王。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然是“无寸土”了。海外有孤忠,是说诸王失败后,郑成功据守台湾,仍奉明朝为正朔。上联主要说郑的事业,下联主要说郑的精神。换成白话便是:四镇各方,心怀二志,复明事业成了泡影,当此之际,将军以金门和厦门为根据地,向东南用兵,要争得半壁江山。南明诸王,居无定所,没有方寸之地,只有将军固守台湾一偶,彰显着复明的素志,世人方知海外有将军这样一位孤苦的忠臣呀。(抗志为一词,《辞源》有词条)
也就是说,郑成功一直是抗清复明的,康熙也一直认为他是抗清复明的。至于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康熙连提都没提。维护了祖国统一的是康熙,他平定了台澎,从郑成功孙子手里收复了台澎。若台澎一直在郑家手里,在康熙看来,那是不能叫统一的。
为什么康熙肯这样赞美郑成功呢,这也是有道理的。封建社会,讲究的是天命,是道统。一个朝代亡了,另一个朝代起来,绝不说是“推翻了万恶的旧社会”,总说这是上天的意志(天命),让我取而代之。从道统上说,没有中断。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还要称前朝为“胜朝”,并马上修前一朝的史书。清朝是异族入主中原,更是讲究这个。此其一。其二,历朝历代都以忠孝治国,对那些忠勇孝悌之人,不管他是顺从自己的,还是反对自己的,总是尽量给以表彰。郑成功历尽艰辛,抗志不衰,正是忠勇的表现。较之吴三桂、洪承畴那样的降将,康熙理当更敬佩郑成功这样的忠臣。
因此上,只能说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因为他是明朝的忠臣,康熙才欣赏他,褒扬他。别的解释都是以心作史,言不及义。”
看了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下是猜字谜;(1)要一半,不要一半.(2)两人力大冲破天.(3)千里挑一,百里挑一.(4)九十九 2020-06-04 …
帮个忙,解几个字谜~1.东南西北燕纷飞2.指东话西3.七十二小时4.站了两天5.去,一直去6.黄梅 2020-06-16 …
书中说天体在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天体做椭圆运动,有点不太理解天体在最初的圆轨道要做离心运 2020-06-26 …
英语翻译想要解决心理上的疲劳第一,可以试着调节饮食,早餐时吃一些低糖,高蛋白的食物,可以使整个上午 2020-07-01 …
某厂生产扇形板,半径R=200mm,要求中心角a为55度.产品检验时,一般用测量弦长l的方法来某厂 2020-08-01 …
解释心理学中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的意思,急.上选修课需要交作业,需要解释心理学里直接强化,替 2020-11-04 …
看书文字理解能力差,阅读文字特别累,总是要是在心里念出来才能理解,只看文字就理解不了什么意思非要生硬 2020-12-03 …
三民主义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并试图用革命的手段予以解决。旧三民主义要解 2020-12-12 …
要是半天不吃零食,我的心就像被馋虫咬了.1要是半天不吃零食,我的心就像被馋虫咬了.2凤凰树开了花,小 2020-12-21 …
生活中有些同学做事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能帮助我们解决这种现象的名言是:A、我们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