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王稀君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

题目详情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王稀君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屏幕。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概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了43%。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 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有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⑨手机虽然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有人说,“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问题。人们感叹:科技发展,究竟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

⑩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选自2013年10月28日《国际先驱导报》)

1.第①段从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说起,有哪些好处?(2分)

2.结合上下文,思考第⑤段与第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读过文章,你觉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

5.品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2分)

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加点的词“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引出说明对象,表明手机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不能。第⑤段紧接第④段的研究结论,具体说明长期进行手机阅读导致的健康危害,第⑥写的是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情况。可见两段的顺序不能调换。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这些数据说明了很多人对智能手机过度依赖。4.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过度专注于智能手机或网络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和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醒人们思考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问题。5.“几乎”不能去掉。去掉了“几乎”意思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分 析:
1.2.3.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数字的作用,是说明显得更准确科学具体。4.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醒人们思考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问题。5.
考点: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第一段作用 文章内容分析 说明方法和作用 说明语言点评:说明文阅读首先在于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熟知说明文第①段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分总结构中的总领全文。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熟知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按照答题模式在结合具体内容不难回答。 考点
分析:
考点1:说明类文本阅读     说明文选材大多数是前沿科技、生态视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文明传承等,注重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时代性。说明文的对象几乎是必考点,也是易得分点,在复习时注意准确把握和准确概括。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语言也是必考点,主要考点在修饰限制成分上,如对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方面的准确界定上。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也是考试重点,习惯的考查方式是:运用了某种说明方法,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说明的如何如何。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看了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