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为什么,把相同质量,不同温度的水.放进冰箱里,温度高的反而冷的快呢?

题目详情
为什么,把相同质量,不同温度的水.放进冰箱里,温度高的反而冷的快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和以下两项因素有关:
1、温度高引起高速的蒸发;
2、温度高引起的黏度降低.
当水泼出去后,水在地面覆盖成一层薄的水层,这时候结冰的速度与水的总质量并没有关系,而是和单位面积水的质量有关,也就是说和水层的厚度直接相关,热水黏度低,显然热水形成的水层就比冷水的要薄,同时,热水蒸发量大,趋向于水层更容易变薄.因此尽管热水温度高,但是水的凝固热539卡/克,远远高于水的热容1卡/克·度,所以决定凝结速度的并不是温度.
历史上所谓的姆潘巴现象并不是起始于姆潘巴本人,最早可能是起始于亚里斯多德.书中是这样记载:“先前被加热过的水,有助于它更快地结冰.”这句话的原意本来是指曾经被加热过冷却后的“水”(生活中我们一般称之为“凉开水”或者“熟水”)较之没有被加热过的“水”(我们一般称之为“鲜凉水”或者“生水”)在时间上更易快捷的结冰上冻及早结冰,由于表述上的不清楚和人们理解上的差异,有人把亚里斯多德书中记载的“先前被加热过的水”理解成高于一般常温的热水(如70-80度的准开水.热水比凉水更容易结冰,这是以讹传讹,央视10就此问题出过一期节目,证明凉水更容易结冰.这类什么“水变油”、“N射线”、“姆潘巴现象”伪科学很多.
我们用90℃与30℃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证明不可能90℃的同样材料比30℃的先结冰,其主要原因是液体从90℃下降到10℃耗时仅1成,从10℃下降到0℃耗时也为1成,而从0℃的冰固化需8成时间!90℃的与30℃的液体几乎同时结冰!不可能热的先结冰!
产生姆潘巴现象的原因
是否有可能90℃的高温液体比30℃的冷液体先结冰呢?
实验证明这可能是一个误解,可能是因为冰箱内温度不均匀性、材料不同尤其是淀粉多少不同所引起.
1、用仪表测试:
用仪表测试冰箱的最冷处在-25℃时,在有些地方只有-10~-15℃,可相差10~15℃,如果正巧将热液体放在冷却管附近,那么它就会比冷液体先结冰.
2、不同材料有不同冰点:
例如含糖牛奶的冰点会从0℃下降到-10℃.
3、粘度不同其冷却速度不一样:
例如当牛奶中放糖后粘度增加,在其盛器表面易先结冰,而中间结冰晚.
4、含水量越少越易先结冰:
当冰淇淋中含糯米、赤豆、绿豆等淀粉状物质时,易先结冰,而且降温接近0℃时马上变得很硬,这是因为含水少,其中水在固化时所需散热少会先结硬(不同于先结冰).
5、冰淇淋比纯牛奶先结冰:
将一盒市售冰淇淋与同样重量的牛奶分别盛入二个同样的盒内加热到50℃后,同时放入冰箱内,一定是市售冰淇淋先结冰,其原因是市售冰淇淋中含有糊精、增稠剂、乳化剂等,从而导致其先结冰.
6、冰淇淋中含有非液体材质:
实验证明放入100克的纯水或纯牛奶不可能在2小时内结冰(冰箱内同时放12盒时,结冰时间为10小时),除非冰淇淋中含有一定量淀粉类物质.
7、淀粉材质中加糖:
实验证明淀粉类(如稠八宝粥)加糖搅拌后会变稀薄,实验结果会比不加糖的晚结冰.
看了 为什么,把相同质量,不同温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向量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向量在一个三角形中有将两条边看作两个向量,第三条边一会儿等于两个向量  2020-05-13 …

二期课改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物质的微粒数?什么是物质的质量?该如何计算?什么是摩尔质量?mol与  2020-05-14 …

上海市初三二期课改化学的问题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物质的微粒数?什么是物质的质量?该如何计算?什么  2020-05-14 …

密度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比如气体,空气平均密度二十九,就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去比  2020-05-14 …

现有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标有HCO3,含量为220MG/L则它物质的量的浓度为我想知道  2020-06-04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等吗既然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即摩尔质量守恒,为什么反应前后物质的量还  2020-06-22 …

为什么秩相等不是向量组等价的充要条件?看书上写的是,向量组等价可以推出秩相等,而不是充要条件.但是  2020-06-23 …

当产生co2的量和耗氧量相等时,有没有可能同时进行乳酸发酵和有氧呼吸?书上说,当产生co2的量和耗  2020-06-25 …

盐酸和醋酸的氢离子浓度相同,体积相同那么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应该是相等的啊物质的量不是等于浓度乘以体积  2020-06-27 …

炭火炉内的炭燃烧至炽热时,在炉底的热炭上喷洒少量水的瞬间,炉火更旺,这是为什么呢?燃烧同量的炭,喷洒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