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求:历史上有趣的对联例如: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水流东坡诗(尸).

题目详情
求:历史上有趣的对联
例如: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2、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3、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
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
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
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
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
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
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
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
11、
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12、
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看了 求:历史上有趣的对联例如: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总量为9克的尸骨骨质,然后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到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7克.  2020-06-07 …

东史郎日记读后感下午捡起尸骨,装进田中做的盒子里,将另一片尸骨埋在他战死的地方,又削了一段高三尺左  2020-06-22 …

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其总量为9克的尸骨,燃烧后,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6.5克。此骨是()A.  2020-07-08 …

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总量为9克的尸骨骨质,然后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到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7克.  2020-07-16 …

法医为判定一死者的年龄,称取其总量为8克的尸骨,燃烧至灰白色后,再称其重量为5克.那么此骨是()A  2020-07-16 …

有这首歌吗?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那如山的尸骨是祖先的悲凉.还有有这首  2020-11-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1)“颜公”指的是哪位书�阅读材料,回  2020-12-06 …

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A.柳  2020-12-06 …

苏轼曾评价一个人的书法说“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所说的颜公创立了什么书体?()A.柳  2020-12-26 …

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A.颜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