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体会?
题目详情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体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出《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自『论语·述而』
【译文】
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孔子的为学精神,他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自『论语·述而』
【译文】
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孔子的为学精神,他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看了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大厦之下余之手录《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大厦之下…余之手录…加点的两个“之”是什么意思坐大厦 2020-03-30 …
借旁近与之中的之时什么意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借一乡秀之观之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2020-05-13 …
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9-4X15分之4=5X15分之4=3分之414分之3+14分之5X 2020-05-24 …
60×12分之5+15分之1-2分之15分之4-2分之1×5分之4÷3分之224×43分之51+4 2020-06-06 …
论语中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中的“附益之”是什么意思?(例如“附”的意思和用. 2020-06-11 …
《伤仲永》里余闻之也久的“之”是什么意思?不能称前时之闻的“之”是什么意思?《伤仲永》里于舅家见之 2020-07-07 …
在()里填上>、<或=.0.6()5分之23分之2()0.56.4()6又5分之14分之1()0. 2020-07-09 …
约分:72分之1224分之36180分之10072分之1535分之1551分之17方程:8分之5- 2020-07-27 …
1、把下面每组分通分.12分之7和15分之416分之3和12分之72、比较下例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020-11-28 …
计算:一分母分数加、减法今晚要21分之16+10分之325分之18-5分之27分之3+21分之133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