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一位老师轻声告诉学生A一个正整数p;告诉学生B一个正整数q;告诉学生C一个正整数r.学生们彼此之间不知道别人的数是多少,但他们知道p+q+r=14.以下是他们依序的陈述:学生A说:“我能
题目详情
一位老师轻声告诉学生A一个正整数p;告诉学生B一个正整数q;告诉学生C一个正整数r.学生们彼此之间不知道别人的数是多少,但他们知道p+q+r=14.以下是他们依序的陈述:
学生A说:“我能判断出B和C的数是相异的.”
学生B说:“我早已能判断出我们的三个数都是相异的.”
学生C说:“现在我能判断出我们三个人的数分别是多少了.”
试问p、q、r三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学生A说:“我能判断出B和C的数是相异的.”
学生B说:“我早已能判断出我们的三个数都是相异的.”
学生C说:“现在我能判断出我们三个人的数分别是多少了.”
试问p、q、r三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根据A的陈述:
若B和C的数字q、r相同,则q+r必是偶数,
而A知道这两个数相异,所以q+r是奇数⇒p是奇数;
根据B的陈述:
光知道p+r就知道p、r相异⇒p+r是奇数⇒q是奇数,
而且B能知道p、r都不会是q⇒这表示q一定是够大的奇数,
使得p、q中的奇数(由前面可知是p)若等于q,则q+q+r会超过14,
⇒q=7,9,11;
现在可知:
q=7时:p+r=7⇒(p,r)=(1,6),(3,4),(5,2),
q=9时:p+r=5⇒(p,r)=(1,4),(3,2),
q=11时:p+r=3⇒(p,r)=(1,2);
根据C的陈述:
根据前两者所说,再根据已知r,就能确定三个人的数,
所以r不可能是2,4,因为r=2,4时(p,r)的解都不唯一,
所以r=6⇒(p,q,r)=(1,7,6)⇒p×q×r=1×7×6=42.
答:p、q、r三个数的乘积是42.
若B和C的数字q、r相同,则q+r必是偶数,
而A知道这两个数相异,所以q+r是奇数⇒p是奇数;
根据B的陈述:
光知道p+r就知道p、r相异⇒p+r是奇数⇒q是奇数,
而且B能知道p、r都不会是q⇒这表示q一定是够大的奇数,
使得p、q中的奇数(由前面可知是p)若等于q,则q+q+r会超过14,
⇒q=7,9,11;
现在可知:
q=7时:p+r=7⇒(p,r)=(1,6),(3,4),(5,2),
q=9时:p+r=5⇒(p,r)=(1,4),(3,2),
q=11时:p+r=3⇒(p,r)=(1,2);
根据C的陈述:
根据前两者所说,再根据已知r,就能确定三个人的数,
所以r不可能是2,4,因为r=2,4时(p,r)的解都不唯一,
所以r=6⇒(p,q,r)=(1,7,6)⇒p×q×r=1×7×6=42.
答:p、q、r三个数的乘积是42.
看了 一位老师轻声告诉学生A一个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穿越的理论依据以及事实依据理论依据貌似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事实依据的话我倒是不清楚请各位对穿越 2020-06-06 …
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我依然以为自己是无限宇宙之王350字作文主题是啥啊 2020-06-14 …
初中生小易被同学小丁欺负,17岁的小贾为小易出气,拿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捅向小丁,造成小丁轻伤,最后 2020-06-29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表面上看,这段文字改得似乎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②我 2020-06-29 …
一段带有回忆的语言.以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在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后面的忘记打了重复一遍 2020-07-01 …
1-20为一组,21-40为一组,41到60为一组,依次类推,我可以随便抽一个数,比如我抽1,然后 2020-07-21 …
同学之间闹矛盾因此没有朋友我们可以有哪句话让他和别人为友我一般用哪句话来形容了朋友之间关系十分好十分 2020-11-26 …
即将毕业分别之时,我会用以下诗句送给同学,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写三句)即将毕业分别之时,我会用以 2020-12-16 …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依据以下三个公式①F=mv2r,②v=2πrT,③r2T2= 2021-01-05 …
德国数学家洛萨提出了一个猜想:如果n为奇数,我们计算3n+1;如果n为偶数,我们除以2,不断重复这样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