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A1和A2的变化量分别为△I1和△I,则()A.△I1>△IB.△I1<△IC.△I1=△I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A1和A2的变化量分别为△I1和△I,则( )
A. △I1>△I
B. △I1<△I
C. △I1=△I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 △I1<△I
C. △I1=△I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电源电压不变,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前后:
干路电流即电流表A2的示数分别为I、I′,
通过R1的电流即电流表A1的示数分别为I1、I1′,
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I2′;
则滑片P向右移动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两个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随之减小;
因此电路中的总阻值减小,干路电流变大,即:I′>I;
由于两个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变小,若将并联的两个电阻视为一个电阻,则这个电阻和干路中的定值电阻串联;由串联分压的原理可以得到这个电阻分得的电压减小,即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减小;
而电阻R2的阻值不变,则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I2>I2′;
此时干路电流变大,而通过R2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I总=I1+I2 可得:当I总变大,I2变小时,I1变大;
即: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变大的,即I1<I1′;
在滑片移动前后,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可以列出:
I=I1+I2,…①
I′=I1′+I2′,…②
②-①,得:I′-I=I1′-I1+I2′-I2,
即:△I=△I1+I2′-I2,
∴△I-△I1=I2′-I2<0,即△I<△I1.
故选A.
干路电流即电流表A2的示数分别为I、I′,
通过R1的电流即电流表A1的示数分别为I1、I1′,
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I2′;
则滑片P向右移动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两个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随之减小;
因此电路中的总阻值减小,干路电流变大,即:I′>I;
由于两个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变小,若将并联的两个电阻视为一个电阻,则这个电阻和干路中的定值电阻串联;由串联分压的原理可以得到这个电阻分得的电压减小,即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减小;
而电阻R2的阻值不变,则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I2>I2′;
此时干路电流变大,而通过R2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I总=I1+I2 可得:当I总变大,I2变小时,I1变大;
即: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变大的,即I1<I1′;
在滑片移动前后,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可以列出:
I=I1+I2,…①
I′=I1′+I2′,…②
②-①,得:I′-I=I1′-I1+I2′-I2,
即:△I=△I1+I2′-I2,
∴△I-△I1=I2′-I2<0,即△I<△I1.
故选A.
看了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地从最左端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2020-04-08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 2020-07-06 …
现在用多用电表欧姆档中的“×10”档测量未知电阻,正确进行欧姆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角过大, 2020-07-12 …
知道U相量和I相量怎么求等效电阻等效点抗:如U相量=(86.6+j50)I相量=(8.66+j5) 2020-07-17 …
有三个阻值不同的完好电阻R1、R2和R3(R2<R3),小华想利用图甲电路测量R1的阻值.实验数据电 2020-11-27 …
如图A、B、C、D中分别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电阻丝直径d、游标卡尺测某物体宽度L,用电压表、电流表测 2020-12-07 …
(1)算法,第一步.(1)算法:第一步,赋值变量S=0,n=0,i=0第二步,计算i+1,仍用i表示 2020-12-09 …
判断n(n>2)是否为质数?第一步,给定大于2的整数n.第二步,令i=2.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数 2020-12-09 …
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10”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 2020-12-24 …
(1)在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一同学选用“×10Ω”挡,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向右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