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现代文阅读。纪念傅雷施蛰存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 |
纪念傅雷 施蛰存 |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现在,我书架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一九三九年,我在昆明。在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一九四三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解放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可是,我不敢同他谈翻译技术,因为我们两人的翻译方法不很相同。一则因为他译的是法文著作,从原文译,我译的都是英文转译本,使用的译法根本不同。二则我主张翻译只要达意,我从英文本译,只能做到达英译本的意。英译本对原文本负责,我对英译本负责。傅雷则主张非但要达意,还要求传神。他屡次举过一个例。他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一场有一句“静得连一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但纪德的法文译本,这一句却是“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他说“这不是译错,这是达意,这也就是传神。”我说,依照你的观念,中文译本就应该译作“鸦雀无声”。他说“对”。我说:“不行,因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话中不用猫或鸦雀来形容静。” 傅雷有一本《国语大辞典》,书中有许多北方的成语。傅雷译到法文成语或俗话的时候,常常向这本辞典中去找合适的中国成语俗话。有时我去看他,他也会举出一句法文成语,问我有没有相当的中国成语。他这个办法,我也不以为然。我主张照原文原意译,宁可加个注,说明这个成语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某一句成语。当然,他也不以为然。 一九五八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一九六一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在热中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一九八六年九月三日) 1.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写到了傅雷的哪几次“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对傅雷的认识和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又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如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了。 (2)在上海,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的画,产生了争论,讨论的是学术问题,然而傅雷在论辩中发怒。 (3)“文革”期间,傅雷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2.(1)倒叙,如回忆1939年和1943年与傅雷的交往。 (2)直接抒情,如文章最后一句话。 (3)对比,如文中写到“我”觉得翻译只需要达意,但傅雷觉得翻译还需要传神。 (4)正面(直接)描写,如文中写傅雷晚年时对黄宾虹画作的看法。 (5)侧面(间接)描写,如文中写“我”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到傅雷家门外看到的情形,傅雷夫妇的命运可想而知。 3.(1)作者因傅雷之死而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并不只是一般的个人脾性,而是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 (2)作者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 (3)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永远为知识分子所继承和发扬。(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
看了 现代文阅读。纪念傅雷施蛰存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考病句思念翻卷感觉很通顺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离开母校已经五年了,也没能回 2020-05-16 …
寻问汉字中有没有这俩个字请问有没有这俩个字我翻便了输入法是不是别人乱造的.这俩个字怎么念有没有?( 2020-06-18 …
课文念不通顺,念错初中时郎读能力还不错,但初三参加朗诵比赛一半忘词了,下面几千人啊,还是第一次参加 2020-06-22 …
地名“岜沙”的“岜”到底念,还是biā?百科上是念bā,拼音输入也是bā,可是看过一个旅游节目当地 2020-07-02 …
完成句子: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没有它,...完成句子:信念 2020-07-04 …
被蜜蜂蜇了怎么办?我前几天被蜜蜂蛰了当时没事到这一两天发现被蜇的地方有小红包(指甲盖大小)有一点点 2020-07-08 …
秋天的怀念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表秋天的怀念我没想 2020-07-24 …
关于水与空气为什么水和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也许你感觉这很好笑,仔细想想在水和空气发现的时候气味和颜 2020-11-04 …
用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优秀2、维持3、宏观4、精神5、离开在看语言学 2020-11-15 …
当人或动物不小心触及蝎子草的蛰毛时,它的蛰毛尖端就会断裂,放出(),刺激皮肤A.草酸B.醋酸C.蚁酸 2020-12-27 …